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内蒙古:逐“绿”前行 向“新”出发

来源: 扬子晚报
2024-06-09 08:04:03

  国新办7日就“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 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举行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问:内蒙古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在发展新能源产业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请问内蒙古将如何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黄志强表示,内蒙古发展新能源,确实得天独厚,形象地讲,就是“头顶有风光,脚下有煤炭,手中有电网。”

  “头顶有风光”,说的是内蒙古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从可开发量看,内蒙古风能资源站全国一半以上,太阳能资源超过五分之一。

  “脚下有煤炭”,说的是内蒙古煤炭储量丰富、火电机组规模大,作为稳定可靠的调峰手段,能够支撑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使用。

  “手中有电网”,说的是内蒙古拥有全国第三大电网—蒙西电网,距离负荷中心近,输电成本低,能够提供“绿色电、便宜电、可靠电”。

  黄志强指出,立足禀赋优势,内蒙古逐“绿”前行、向“新”出发,提出“两个率先”“两个超过”的目标,在全国率先建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给体系,率先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到2025年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到2030年新能源发电总量超过火电发电总量。目前,内蒙古新能源装机已率先突破1亿千瓦,今年底将提前完成超过火电装机的目标。

  黄志强介绍,为推动绿电外送,内蒙古正高标准推进建设六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光伏外送大基地,在库布其、乌兰布和、腾格里三大沙漠集中开发风电光伏,为京津冀、长三角输送大规模清洁能源。

  为促进绿电本地消纳,内蒙古谋划了六大场景,量身定制新能源配置政策,包括源网荷储、风光制氢、园区绿色供电、自备电厂绿电替代、全额自发自用和火电灵活性改造。每个场景,发电侧和负荷侧自求平衡,实现最大程度的自我消纳。

  内蒙古坚持全产业链发展,一手抓新能源开发,一手抓装备制造,集中打造风电、光伏、氢能、储能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上游抓装备制造业,下游延伸发展绿氢绿氨等绿色化工,全面招引超算、智算产业,助力国家“东数西算”,同步发展研发创新、运维服务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

  事实上,被带动的不只是周边区域。前几天,谭主和一位巴西记者莱昂纳多·索布雷拉聊了聊,他就表示,和中国合作,巴西才能再次成为全球市场的参与者——受制于技术等因素,他认为巴西过去的参与程度不高。

  四川省文旅厅发布的数据显示,15家5A景区中有14家接待人数和门票收入全面超过2022年水平,同口径统计的276家4A级景区有222家实现正增长。阆中古城、碧峰峡、小平故里、峨眉山、剑门关等7家景区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阆中古城接待人数和门票收入分别比2019年春节增长167.67%、35.43%。

  如今,除了这些场外的花絮之外,她终于可以凭借大满贯赛场的冠军奖杯而被更多人认识,对于她自己来说,这当然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我们不难做出两个基本判断:一是美国已成为仇恨现象十分严重的国家,仇恨言论及思维方式的重要策源地;二是在美国,仇恨的主要对象已经从犹太人转向亚裔,与各种版本的“中国威胁论”是火借风势、风助火威的关系。据统计,在2020年3月到2022年3月期间,美国各地共发生近1.2万宗针对亚裔的暴力事件,2022年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上升了177%。这些数据触目惊心。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29/47/17884908539997928679.jpg" alt="" />

  结合党史讲“现代化”

吴立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