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首组高清“全身照”诞生记:太空摄影有何不同?

来源: 新民晚报
2024-06-02 05:13:35

  中新社北京11月28日电 (记者 马帅莎)11月28日,中国空间站首组高清“全身照”发布。这是中国首次在轨获取以地球为背景的空间站组合体全貌图像,也是中国空间站的第一组全构型工作照。

  此前,科研团队曾利用安装在中国空间站外部的相机,从不同侧面拍摄过空间站的局部,也曾通过天舟货运飞船和神舟载人飞船上的相机,见过比较模糊的空间站全景。为了获取空间站的高清“全身照”,今年10月30日,神舟十六号乘组在返回地面前,手持高清相机,通过神舟飞船的舷窗拍下这组珍贵照片。

  航天员如何在太空拍下中国空间站与地球的合影?和地面相比,在太空拍照需要哪些特殊“技巧”?记者了解到,和地面一样,在太空拍照也讲究点位、角度与光线,但操作难度却大大增加。

  从官方公布的照片可以看出,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是在中国空间站上方进行俯拍,从而更好地展示出空间站的全貌。然而,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轨期间对接于空间站径向对接口,这意味着它在下方与空间站分离后,需要从空间站上方掠过,才能到达预定拍照“点位”。这就利用了飞船的一个“绝活”——绕飞,即飞船环绕空间站飞行。在太空中,航天器实现空间站不同对接口之间的转移,就是借助这一“绝活”。

  抵达最佳拍照“点位”后,还要寻找合适的角度。身处飞船中,航天员需要通过返回舱的舷窗才能拍到太空美景,但如果飞船以正常姿态飞行,航天员无法通过两侧的舷窗拍到下方的空间站全貌。

  为了能让舷窗对着地球,飞船需要在绕飞过程中完成大幅度的滚动和转动动作,让舷窗变成一上一下,方便航天员通过下方舷窗拍摄空间站的“全身照”。

  专家称,在整个绕飞过程中,为了精确控制飞船和空间站的相对运动轨迹,必须尽可能地让神舟十六号飞船的头部朝着空间站。

  除了姿态和轨迹控制到位之外,绕飞拍摄时还需要同时满足测控、光照和安全距离等多个约束条件。

  专家指出,绕飞的关键弧段要位于中继卫星测控区内,便于地面对飞船进行状态监视和控制。拍摄过程则要在光照区内进行,光照角度也需要精心设计。

  据了解,这是中国空间站建成后,首次对全尺寸构型空间站进行绕飞。绕飞过程中,飞船距离空间站只有数百米 ,加上空间站尺寸较大,好比飞机在群山之巅的超低空飞行,具有一定难度。专家称,为了确保航天员安全,绕飞全程飞船不能进入空间站禁飞区,必须时刻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完)

  瑞士符号学者索绪尔认为,语言文化是符号的集合。在针对美国黑人的种族歧视文化符号体系中,吉姆·克劳是代表性符号形式。除吉姆·克劳外,美国还出现其他种族歧视符号,包括逆来顺受的汤姆大叔、非裔与原住民混血小黑奴“桑波”、肥胖高声的黑人保姆“妈咪”、种植园奴隶泽普·科恩等。

  美国科技公司OpenAI旗下的智能聊天工具ChatGPT火了,它能响应用户需求,做出“类似人类的反应”,能有逻辑性地回答问题、撰写文章,进行分析。这款和以前不一样的聊天机器人迅速收获大量用户,被形容为“久违的现象级消费产品”。

从附近农户手上收购粮食

  但目前,MusicLM还无法与人类作曲家匹敌,尤其是在歌词创作方面。美国专注于语音智能的在线媒体Voicebot.ai评论称,MusicLM生成的歌词充其量只是乱码,甚至是在胡诌。谷歌研究人员也承认,MusicLM大约1%的创作内容只是在单一地复制现有的音乐。

  “如今,我国的中小学美育、高等艺术教育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必须看到尚有较大改进空间,需要我们更客观、中肯地审视分析。”吴为山说。在即将召开的2023年全国两会上,他将继续带来有关全民美育的提案,“加强新时代学校美育建设,要立足于‘幼、小、中、大’一体化思路构建美育体系”。

  2月11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迪亚巴克尔省和尚勒乌尔法省地震灾区视察与慰问受灾民众。他表示,目前所有大学已经开展线上授课,公立大学的宿舍将用来安置灾民。

翟秀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