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天津市舞蹈艺术节落幕 展现多元艺术融合之美

来源: 央广网
2024-06-07 15:31:03

  中新网天津6月7日电(王顺琦)6日晚,第十届天津市舞蹈艺术节闭幕演出——“天津舞蹈力量”专场演出在天津大礼堂举行。本届舞蹈艺术节上涌现出了一批富有时代精神,融合多元艺术元素的优秀原创剧目,充分展现了近年来天津市舞蹈艺术事业良好的发展态势。

  每两年举办一届的天津市舞蹈艺术节,由中国舞蹈家协会支持指导,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和天津市文联主办,天津市舞蹈家协会承办,迄今已成功举办十届,是天津知名文化品牌。舞蹈节不仅为舞蹈艺术的交流互鉴、舞蹈人才的选拔锻造提供了广阔平台,也为爱舞蹈、爱生活的广大人民群众奉献了一场盛大的视觉艺术盛宴。

  据了解,本届舞蹈节期间,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共举行了12场少儿舞蹈比赛,14场广场舞比赛,2场中老年舞台舞比赛,5场专业舞蹈比赛,5场惠民公益演出,5场大师课,分享会、舞蹈工作坊、舞蹈讲座等层出不穷,25000余人参与其中。

  据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届舞蹈节各项展演赛事荟萃了天津市近年来新创的舞蹈精品,从中欣喜地发现,很多青年编导脱颖而出,他们继承传统且立意新颖,善于将舞蹈与其他艺术形式融合互通,创作水平明显提升;一批优秀演员崭露头角,他们技术 技巧娴熟扎实,舞台表现张力十足且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准确地表达了作品的丰富内涵。

  当晚举行的“天津舞蹈力量”专场演出,精品荟萃,精彩纷呈,无论是传统之美的中国古典舞、优雅的芭蕾舞,还是时尚的街舞、激情四溢的现代舞,各种元素兼收并蓄,令人耳目一新,展示着天津文化独特的魅力。(完)

  这种“雇佣军模式”带来的直接副作用是:项目选择方向的失衡和错位。站在科研单位角度,其对主要领域的发展方向和路线选择缺乏决定权,自身也没有足够资源布局。“有时单位想上的项目没有被批准,不太想上的反而被批准了,感觉项目能否被批准有相当大的随机性,所以干脆就把所有想做的、不想做的,着急的、不着急的项目都一口气报上去,看哪个能中。这就是为什么基础研究多年来的经费使用效益低下,因为选题并不是最好的,只能出小成果,出不了真正有价值的成果。”前述基础研究所所长说。

  谈起帮人寻亲打拐,申军良总会说:这条路我走过,这种煎熬我太能体会了。每次看到他们还在路上,就会想到原来自己吃过的苦。看到一点点希望,感觉就像救命稻草一样,所以想尽一点微薄之力,尽量帮帮他们。

  中国当下的基础研究以“中央财政支持”为主,其特点是科研人员主要通过项目竞争的方式获取,这些项目分布在科技部、基金委等不同科研管理机构中,每类项目对应不同的资助额度和周期,项目评审也由政府机构组织临时性的专家委员会进行,这种竞争是全国范围内的优中优选。

  网红营销那套,放在锦州烧烤上不行,原因很简单——得不到本地人认同。你问一个锦州人,“锦州烧烤哪家最好吃”,1000个人能给你2000种答案。唐鸡头、小国凤爪、晓波、老白、御烧烤……都知道“锦州烧烤烤一切”,每家的特色、口味各不相同,难分高下。

  央视记者问:“据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4月26日签署总统令,任命乌前战略工业部部长帕夫洛·里亚比金为新任驻华大使。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曾当过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的周忠和认为,真正对基础研究有益的长期稳定支持,不是项目式的稳定,而是给科研人员提供一种“最基本的稳定”,即有一份体面而稳定的薪酬,这应该是由财政兜底的。现在的问题是,财政每年给研究所提供的稳定运行费太低,造成稳定与竞争性经费的比例失衡。

朱子翔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