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破坏耕地行为坚决“亮剑”

来源: 猫眼电影
2024-06-29 19:42:35

深圳证监局最新通报:去年四季度基金投诉大幅增加,有网红债基一度暴跌欧洲三区,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耕地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 农田“非粮化”。党中央三令五申,一系列严格耕地保护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但是仍有一些地区和部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问题依然突出。新征程上,耕地保护任务没有减轻,而是更加艰巨。这就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强化政治监督,做实日常监督,督促推动有关职能部门和地方强化监管、加大整治力度,深挖彻查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背后的责任、腐败和作风问题,以精准监督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要求。

  强化政治监督,压紧压实责任,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纪检监察机关聚焦耕地保护“国之大者”强化政治监督,督促职能部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做好耕地保护相关工作,坚决纠治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问题。要进一步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紧盯主体责任落实,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和调研督导,压紧压实党委、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督促各地党委、政府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现象。

  深挖彻查耕地乱象背后的责任、腐败和作风问题。案例表明,耕地乱象背后往往存在监管不力、失职渎职、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问题,存在以权谋私、利益交换、收受贿赂等腐败问题。今年2月,中央纪委印发《关于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的意见》,明确要求坚决惩治粮食安全、耕地保护等战略举措落实中的腐败和作风问题。针对66件耕地违纪违法典型问题线索,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查处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打折扣、搞变通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地方党委、政府及职能部门违规推动、违法审批等背后的责任问题,以及以权谋私、收受贿赂等腐败问题。一系列举措,释放出“严”的信号和“惩”的震慑。要继续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贯穿耕地保护监督工作始终,严管严治、动真碰硬,精准监督执纪问责,向破坏耕地行为坚决“亮剑”。

发布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