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新时代的乌兰牧骑:做扎根草原的民族团结使者

来源: 中国小康网
2024-06-27 00:01:21

  中新网呼和浩特6月26日电 题:新时代的乌兰牧骑:做扎根草原的民族团结使者

  作者 乌娅娜 李腾飞 马壮

  “在新时代,虽然演出的条件和设施好了,但乌兰牧骑的职责从来没有变过,乌兰牧骑队员的优良传统也没有丢失,我们在草原百姓心中的地位也依然是‘我们的乌兰牧骑’。”内蒙古自治区直属乌兰牧骑副团长白岚说道。

  “乌兰牧骑”是蒙古语,意为“红色的嫩芽”,他们是小型、流动、综合性的文化工作专业队伍。队员们把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党的政策、民族团结的成果在广袤的草原上传播开来。演出间隙,队员们与农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打草、接羔、剪羊毛、义务理发、辅导文化,与农牧民群众结下浓浓深情,牧民亲切地称他们为“我们的乌兰牧骑”。

  从1957年第一支乌兰牧骑成立到现在,一代代乌兰牧骑人成为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

  当白岚第一次在家门口的一个小礼堂里看到乌兰牧骑演出时,就被节目和演员深深吸引,1996年,16岁的白岚成为一名乌兰牧骑队员,如今依然为乌兰牧骑的发展做贡献。

  作为中年一代,白岚言传身教,将老一辈乌兰牧骑队员的本领、精神和作风传给年轻一代。

  “虽然时代不同了,但是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没有变,我们到牧区演出,不管走到哪,当地的各族群众都把 队员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领到自己家住,一起吃饭,一起劳动。”白岚说道。回忆起去年的一件事,她不禁红了眼眶,“我们在额尔古纳市演出完,当地一位生活不太富裕的老人竟然掏出了200元,让我给乌兰牧骑的孩子们买冷饮,当时我们特别感动。”

  “90后”的包蕊也和其他队员一样一专多能,她是舞蹈演员、主持人,还会弹古筝。每年,他们都走进内蒙古基层各地演出上百场。

  有一件事也令包蕊记忆深刻。“我们在去阿拉善盟演出的途中,看到有一位牧民的卡车翻倒在路边,马群也走散了,男队员们立刻上前帮忙扶卡车,女队员们去找走丢的马匹,帮助牧民解决了困难。”

  随着社会的进步,乌兰牧骑的队员们在继承传统节目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和编排新节目,以满足民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在最新排练的器乐合奏《奔腾北疆》中,小提琴和蒙古族传统乐器马头琴共同奏响。器乐部负责人云帅告诉记者:“两种乐器的融合也是不同文化的融合,代表着北疆文化的创新发展。”

  现如今,走进草原深处的乌兰牧骑依托“演出+”的形式,将反诈、消防、法律等知识融入到节目中,也和各行各业开展共建,“红色文艺轻骑兵”有了更多的职能和责任。

  采访中,乌兰牧骑的队员们现场表演了弘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节目《同心共筑中国梦》,身着不同民族服饰的演员们在歌声中起舞,歌词中唱道:“56个兄弟姐妹彼此牵挂,风里雨里在一起,我们是一家,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天南海北心相连,我们是一家。”(完)

  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希望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本次试飞成功,是中国民航飞机改装设计、卫星通信产品研制、卫星运营等领域多个优势厂家通力合作的典范。客机改装由山航集团山东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自主设计和工程实施,突破了改装方案及适航审定受制于国外机构的现状。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南宁1月3日电 (记者 蒋雪林)随着多线铺轨一体机将一段500米长的钢轨精准落到南宁东站的贵阳至南宁高速铁路(简称贵南高铁)广西段正线起点处,贵南高铁广西段南宁至河池金城江区间3日顺利铺通。

  告别2022年,迎来2023年,当我们站在“接二连三”的年轮转折点回望历史坐标,每个人无不为今天的中国欢呼喝彩,对明天的中国豪情满怀。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03/86/2349518979317039122.jpg" alt="" />

  今天播发系列之四: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

程鸿珊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