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为冬储粮开“良方” 降低霉变风险促增收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4-06-09 09:28:09

  中新网吉林镇赉11月24日电 (郭佳 田宏)所谓“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在吉林农业大县镇赉,丰收的喜悦过后,也有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几轮雨雪过后,“地趴粮”该如何正确保管。对此,当地积极探索新的粮食储存方式,推广新型储粮设施和技术,减少粮食损失。

  “地趴粮”是广泛存在于中国一些地区的较为粗放的露天储粮方 式,每年秋收之后,农民习惯将收获的玉米堆放在自家庭院里晾晒,俗称“地趴粮”。遇到恶劣天气,“地趴粮”容易生霉,影响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

  近日,记者在镇赉县东屏镇东升村采访发现,当地给“地趴粮”开出的治理“良方”颇为有效。村里的玉米整齐排列,整洁的院落、金黄的玉米和灰白的围墙,构成了一幅独特的冬日美景。

  东升村党支部书记王杰介绍,这是新搭建的储粮仓。村里购买了聚丙烯围网,发放到125个储粮户手里。这种储粮方式平均每公顷能减少三五百斤损耗。

  在东屏镇查干村,村民还通过“码趟子”的方式储粮。该村村书记于建军带头帮助村民将玉米码成垛。近期有降雪天气,他们要赶在降雪前对粮食做好防护,避免发生霉变。

  “这家今年种植玉米8公顷,产量是17万斤,用围网方式将玉米‘栈’起来,可减少损耗近4000斤,收入比去年能增加4000多元。”于建军说。

  据了解,上述储粮方式均可归为“立体储粮”。这种方式可使粮食离地、通风、防潮,从而大大降低粮食的霉变风险,即使放到明年春天,品质也不会受太大影响,在市场上依然能卖好价钱。

  2021年底,吉林省制定印发《关于解决“地趴粮”问题的实施方案》,深入开展节粮减损行动,该省西部“地趴粮”问题突出的14个重点县、市立体储粮率开始逐年上升。

  目前,立体储粮的方式正在镇赉县快速普及。今年,该县计划投入735.2万元,为“地趴粮”整治工作提供资金保障。截至11月13日,第一批资金300万元已经拨付到位。

  截至11月21日,镇赉县已解决“地趴粮”35.1万吨,其中,储粮仓及栈子方式解决0.1万吨,铁网等围囤方式解决4.4万吨,“趟子+围挡”方式解决12.6万吨,已销售入库18万吨。(完)

有着“世界最大的小商品城”美誉的义乌,在种类繁多且价格低廉的小商品的牵线搭桥之下,已经与世界两百多个国家建立了贸易关系,是个有着许多跨国族裔聚居的城市。根据义乌市出入境管理部门提供的数据,2016年时来访义乌的外国人数量高达48万人次,长居于义乌的外国人有1.5万人左右。其中来自中东和北非的阿拉伯商人,在人口规模和贸易往来上,都对当地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我们的主教练雷纳德经验丰富,希望他能带领沙特在世界杯上表现出色,球队负责训练的穆塞马尼也很优秀,他需要比以往更好地研究对手。”

上届世界杯,阿根廷队便在首场小组赛中爆冷与冰岛队战平,导致未能以小组头名出线,在淘汰赛首轮即遭遇后来夺冠的法国队,遗憾止步16强。不过,如今的阿根廷队可谓气势正盛。自2019年美洲杯半决赛输给巴西队后,队伍已在三年多内保持36场不败,刷新了队史纪录,世界排名也稳居第三位。本场比赛前,外界一致看好“潘帕斯雄鹰”轻松取胜,迈出争冠的第一步。

伴随他来到这个世界的

39岁,已是退役的年龄,他们却仍在征战世界杯……

根据卡塔尔工商业协会发布的报告,预计世界杯期间将有120万至150万游客到访卡塔尔。综合考虑这部分旅客的机票、酒店、旅游费用,能让卡塔尔赚回约170亿美元。

王豪贵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