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美联储将于9月开始降息两次 但仍存在仅一次或不降息的风险

来源: 钱江晚报
2024-06-06 06:17:23

  调查显示,多数分析师认为,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美联储,Fed)将在9月降息,年内将再降息一次。调查还显示,他们极有可能只降息一次,或根本不降息。

  过去几个月接受调查的经济学家一直一致预测将有两次降息,而市场在上周之前预计11月将有一次降息,随后又回落至两次。

  联邦基金期货押注出现转向,部分原因是官方数据显示,尽管关键通胀指标仍不稳定,但美国经济上季扩张速度低于先前预估。

  但在过去几个月里,美联储官员明确表示,他们并不急于降低政策利率。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美联储将于本月公布的最新季度“点阵图”预测显示,今年将降息两次或更少,低于3月份非常接近的三次降息。

  尽管如此,在5月31日至6月5日进行的调查中,116位经济学家中有74位(近三分之二)预计联邦基金利率将在9月份首次下调至5.0% -5.25%的区间。这一结论与上个月的结果相同,占多数的比例也差不多。

  只有5人预计7月份会降息,低于5月份调查中的11家,而且没有一家预计6月11日至12日的政策会议会降息。

  道明证券首席美国宏观策略师Osc ar Munoz表示,“就目前货币政策对经济施加的限制力度而言,他们(美联储)处于有利地位。”他预计美联储将在9月和12月降息。

  “他们也不想做得过火。所以,只要经济保持稳定,并且通货膨胀继续下降,那么他们就会开始放松。它更多的是调整政策,而不是真正将政策转向更严格或更宽松的立场。”

  在最新的调查中,116名参与者中有68人(约60%)预计今年将有两次降息25个基点,与上个月的调查结果基本持平。

  116位经济学家中有33位(28%)认为今年只会降息一次或不降息。只有15位预计会超过2个。

  在接受调查的21家一级交易商中,有10家预计美联储在2024年只会降息一次,或者根本不会降息。

  通货膨胀,特别是美联储目标在2%的个人消费支出(PCE)价格指数,仍然处于高位。再加上失业率非常低,这使得美联储不太可能提前降息。

  调查预测中值显示,至少在2026年之前,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核心CPI、个人消费支出和核心个人消费支出等通胀指标都不会降到2%。

  “美联储将在6月会议上上调通胀预期……美国银行首席美国经济学家Michael Gapen表示:“调高通胀预估后又迅速降息,看起来很奇怪。”他预计今年12月只会降息一次。

  “我们的底线是,经济仍有弹性,但增长幅度正在放缓。劳动力市场正在逐渐降温。所以,下一步就是关键点。但我认为我们的基准利率面临的主要风险是美联储不降息……在我看来,劳动力市场现在也没有那么疲软。”

  经济学家预计,至少到2027年,失业率将保持在目前3.9%的水平附近,这表明劳动力市场将持续吃紧。

  美国经济今年第一季度的年化增长率为1.3%,预计今年将增长2.4%,高于美联储官员目前认为的1.8%的实际增长率(去除通胀后)。

责任编辑:杨淳端

  “感谢习近平主席选择在我首次访华会见中方领导人的钓鱼台国宾馆5号楼会见我。”基辛格在7月20日的会见中表示,“美中关系对于美中两国和世界的和平繁荣至关重要……我愿继续为增进美中两国人民相互理解作出努力。”

  “只能做小生意。”达成一致的五个人,送过外卖,收发过快递,还卖过花牛苹果。最终,他们发现,能稳赚不赔的,还是收废品。有人毕业了,他们就去收那些被丢弃的书本,再从里面分拣出小说,一部分卖废品,另一部分卖二手书。在那样拮据和青涩的生活里,理性、沉稳的杨小强成了小团体的“主心骨”。因此,毕业两年后,虽然五个人各自有了工作,但杨小强的一个电话,就能叫回所有人。

  彭博社当地时间21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披露,美三大芯片巨头首席执行官(CEO)本周一(17日)在华盛顿举行会谈时向拜登政府官员表示,美国政府应当研究收紧对华出口限制的影响,并在实施新限制之前暂停实施有关举措。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2026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抽签仪式27日结束,中国男足落位在36强赛C组,同组还有韩国、泰国以及新加坡与关岛之间的胜者。国际足联的最新排名显示,中国男足排名世界第80、亚洲第11,韩国队世界排名第28,泰国队第113,新加坡和关岛分别位列158和第203。36强赛将于今年11月至2024年6月进行。

  为了找到口感最好的货源,找了一下午柑橘的郭祁琦试吃到鼻血直流,“舌头都要麻木了。”好不容易盯完一天,要付款时,才发现自己揣来的2万元远远不够。没有拿到足额货款,农户不肯放他走,郭祁琦解释也没用,只能反复协调,由采购方汇来全款,收到款子的农户再三确认,这笔订单才终于完成。

  [重要提示信息]市防汛办提示:据目前气象预报,29日晚至31日,我市有大到暴雨,局地特大暴雨。倡导市民减少出行,避免到山区游玩,远离河道、山体、积水路段等风险区域,确保安全。

戴怡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