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 “关东红果第一村”锦绣海棠果香四溢

来源: 川观新闻
2024-07-01 06:13:17

  中新网吉林5月13日电 题:“关东红果第一村”锦绣海棠果香四溢

  中新网记者 石洪宇

  时下,吉林省面积最大的锦绣海棠林正迎来盛花期,洁白的花朵在青山中耀眼醒目,村庄里四处弥漫着芳香。

  52岁的李志刚在繁花下关注着灌溉情况,以让果树处于最佳生产状态。去年,他家收获逾30万斤锦绣海棠,消费者遍布全国。浙江、上海一带的经销商今年早早就下了订单。

  李志刚居住的 吉林省磐石市宝山乡北锅盔村有“关东红果第一村”之称,当地的果树种植颇有历史。近些年,这座县城致力于推动农业技术创新应用,用锦绣海棠替代老品种,打造吉林省果树种植示范推广

  李志刚一家三代都是果农,世代居住北锅盔村,熟稔土地状况。这里的土壤肥力低,石头还多,不适合传统农作物生长。但附近水资源丰富,独有的山峦地理和小气候优势,使得果树长势喜人,果品好。

  磐石市还推动村庄与科研机构合作,北锅盔村的自然优势得以放大,“磐石锦绣海棠宝山低山丘陵案例”通过了中国科学院优质地理产品认证。这让很多像李志刚一样的种植大户受益,村庄也变成了富裕的“锦绣村”。

  李志刚说,自己和很多种植大户一样,相信勤劳致富,也依赖科技创收。当地邀请果树种植专家团队指导果农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合理密植、加强果园管理。目前,已累计培训1000余人,吸引多名大学生返乡创业。

  陶晓龙是返乡大学生之一,并逐渐成长为村里的技术能手。这个盛花期,他忙着打理果园,将种植经验和科学管理方法分享给其他村民。

  北锅盔村党支部书记栾仁生介绍,全村锦绣海棠种植面积达300公顷,年销售额1800万元,村民户均收入实现10万元以上。

  为了消纳产能,“锦绣村”延伸了果品深加工环节,果汁、果脯、果酒、果茶等产品的生产同步进行,这吸引了更多劳动力向村子聚集。

  实际上,中国居民对果味儿的需求、频频“出圈”的文旅产业也在推动“锦绣村”的发展。去年,村子的“百果采摘节”“赏花节”等节庆活动吸引数万名游客。这个鲜花盛开的时节,不断有自驾游客前来打卡拍照。李志刚相信,“锦绣村”的未来会更加美好。(完)

  “今天的中国,是紧密联系世界的中国。这一年,我在北京迎接了不少新老朋友,也走出国门讲述中国主张……”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中回顾一年来的外交足迹,娓娓道来新时代中国的“世界观”。

  当2023年的阳光普照大地,我们已意气风发,走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才能不断书写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优异答卷。

  目前,新疆铁路部门每天有53列煤炭整列货物列车从28个疆煤外运煤炭装车点开往甘肃、四川、重庆、云南、青海等地。

  新时代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下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针对“核保空心化、理赔核保化”问题,《办法》规定,保险公司应当勤勉尽责,收到投保人的保险要求后,及时审慎审核投保人提供的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保险公司应当对核保、理赔的规则和标准实行版本管理,不得在保险事故发生后以不同于核保时的标准重新对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进行审核。

  2022年6月,穿过湖北神农架的郑渝高铁全线通车,将过去没有铁路的神农架带进了全国高速铁路网。

陈姵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