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万高铁全线首座超两千米隧道贯通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2024-06-30 20:44:36

  中新网重庆6月28日电 (张旭)记者从渝万铁路有限责任公司获悉,6月28日,由中铁三局承建的渝万高铁三岔湾隧道顺利贯通,该隧道是渝万高铁首座贯通的两千米以上隧道。

  三岔湾隧道位于 重庆市忠县境内,全长2395米,为单洞双线隧道,设计时速350公里,最大深埋118米,采取进出口双向掘进施工。隧道洞口地形陡峭,进洞条件差,隧道范围内地形地质条件较复杂,岩性多变,分布多种不良地质,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

  该隧道于2023年3月进洞施工,历经15个月实现贯通,较计划工期提前55天。施工过程中,建设者们采取快速超前支护、控制开挖进尺等多项技术措施,保障了隧道掌子面施工的安全和顺利。

  渝万高铁是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包(银)海、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沿江高铁辅助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渝万高铁建成通车后,将在渝东北地区与已通车的郑渝高铁形成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双通道”,进一步便利沿线居民出行,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完)

  “预报预警的准确很重要,但更关键的是,预警是否能真正转化成人们的行动。”杨赛霓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一方面,预警要尽可能提前发布,给撤离的人们留出更多反应时间;另一方面,预警不能只限于气象信息,比如某地平均日降水量超过了300毫米,老百姓不知道这到底意味着什么。“预警如果能告诉人们水大概会淹到多高,住在这个地区的人立刻就有概念了”。

  根据近4年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全国旅行社统计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签订劳动合同的导游人数为121710,但这个数值在2022年下降至82047。4年间,导游人数减少近4万人。

  为了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对极端天气的适应性,杨赛霓建议,当下迫切需要去重新评估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暴雨场景下,部分高风险区基础设施可能面临的冲击,现有的设防水平是否需要升级和更新。“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大范围的核查,看看已有设施设防标准的缺口有多大,这涉及到巨大的工作量,技术强度也很大,但这件事现在必须去做。”

  快速恢复通讯。全市采取基础修复和应急措施恢复通信,8月4日打通了最后一个失联村应急通讯。截至8月8日18时,342个村全部恢复通信。

  他同时强调,近期华北地区的极端强降雨是小概率事件,为此通过修建过高标准的工程来消除风险,从经济上考量是不合算的,投入高,还要有专业的队伍维护。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这类高风险区都无法建设非常高标准的防洪工程。

  巢清尘现任国际全球气候观测系统研究组联合主席,她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气象数据的长期监测显示,本世纪以来,全国总体的极端降雨的频次、强度都在不断增加,尤其是一些暴雨级别的降水,近年来有北扩的趋势。“而且这次华北暴雨,不仅和副高北抬有关,还与‘杜苏芮’台风的北上关系密切。最近几年我们发现,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台风北上的趋势比以往更明显,这进一步加剧了北方城市遭遇暴雨的概率。”她解释说。

赵佳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