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楼器”只能激化邻里矛盾

来源: 股城网
2024-06-24 20:17:46

  现实生活中,一些人把“震楼器”看作是处理邻里矛盾的“法宝利器”。所谓“震楼器”,其实是一种震动马达,通过接触楼板或者墙壁,把晃动无衰减地传到楼上或墙壁对面,并发出较大的噪音,甚至会蔓延到整栋楼,让其他邻居也无辜“躺枪”。曾有建筑专家表示,长期使用这种大功率的机器对墙体进行震动,很可能对楼房造成损坏,严重的话会造成房屋裂缝,影响住户的安全。

  从本质上来讲,“震楼器”就是一种噪声污染源,属于法律严格规制的对象。我国噪声污染防治法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声环境的义务,同时依法享有获取声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噪声污染防治的权利。法律上也有要求:不动产权利人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弃置固体废物,排放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土壤污染物、噪声、光辐射、电磁辐射等有害物质。通过“震楼器”制造噪声,自然也在禁止之列。

  从保护相邻权的角度看,在自家安装震楼器“以噪治噪”,干扰到楼上楼下邻居休息,侵犯了他人的相邻权,构成了民事侵权。因此,对于安装“震楼器”斗气、影响住户休息的行为,应当依法进行处理,该赔偿的赔偿,该警告的警告、该治安处罚的治安处罚。当然,对于那些不顾其他住户感受,以其他形式制造噪声的人,也有合法合规的救济渠道,被侵权人可以选择报警或者提起诉讼进行维权,让侵权人依法承担民事、行政等法律责任。

  追根溯源治理,还应当加强“釜底抽薪”,有效规制所谓“震楼器”生产、销售、宣传等环节。在网络平台中,一些商户宣传,冠以“楼上噪音扰民楼震神器、楼上太吵闹镇楼反击神器、楼吵克星器、振天花板敲打器、多功能邻里和谐震动器”之名 销售,如此做法有违公序良俗、违反广告法规定,有关部门对涉及产品应依法作出警告、下架等处理。

  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不断提速,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明显成效,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完善,制定修订30余部相关法律法规,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均居世界第一,我国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2012—2021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34.4%,单位GDP能耗下降26.4%,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从68.5%降至56%,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外出10年后,矿区长大的刘军梅回了一次老家——井陉矿区横涧乡刘赵村,村子变得几乎认不出。

  退市数量屡创新高

  在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时间节点上,我们一次次抚今追昔。习近平总书记从百年党史的启迪中得出结论:“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辽宁将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严防规模性失业风险。河南今年提出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完成职业技能培训300万人次以上,新增技能人才200万人以上,新增返乡创业15万人以上。

  海南之行,既有“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辩证,也有“守正与创新”的统筹,亦有“顶层设计与探索实践”的贯通。

谭平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