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提“质”致远 中国经济再获国际机构“信任票”

来源: 中华网
2024-06-03 01:14:24

  央广财评|向“新”而 行、提“质”致远 中国经济再获国际

  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5.0%。不久前,多家国际机构也在发布的报告中上调了对中国经济全年增速的预期,其中摩根士丹利从4.2%上调至4.8%,高盛从4.8%上调至5.0%,德意志银行从4.7%上调至5.2%。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从何而来?IMF第一副总裁吉塔·戈皮纳特表示,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一季度GDP的强劲增长,以及近期推出的有关政策举措。

  从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数据的变动中,我们可以看出国际机构上调预期值背后的逻辑。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高质量发展任务,中国各地开年以来努力“拼经济”,为完成全年经济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济回升态势进一步巩固,多领域新动能加速成长。

  看投资——前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43401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9.7%、14.5%。高技术制造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49.6%、10.2%;高技术服务业中,电子商务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27.6%、19.9%。

  看外贸——前4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3.81万亿元,同比增长5.7%。出口竞争优势不断增强,前4月船舶、电动汽车、工程机械、体育用品出口增速较快,分别同比增长108.4%、28.3%、16.2%、13%。进口延续向好势头,前4月制造业中间品进口2.89万亿元,增长10%,占进口总值的比重达48.2%。

  看生产——前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比1-3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分行业看,41个大类行业中有36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其中汽车制造业同比增长16.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5.6%。

  在全球经济复苏过程中,中国依然是重要的增长引擎。据亚洲开发银行估计,中国在2024年到2025年将贡献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增长的46%。美国彭博社预测,2024年到2029年中国在全球新增经济活动中的占比将达到21%左右。

  高质量发展要素不断积聚,持续吸引国际机构和跨国企业与中国“双向奔赴”。开年以来,跨国企业高管密集访华参加论坛会议、洽谈业务合作、考察投资环境、对接有关部门。一个个知名企业家来华的“热搜”背后,是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对中国发展前景的看好。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6805家,同比增长19.2%。

  “对抗”节后综合征 试试这三招

  2020年12月1日,嫦娥五号落月后,鲍硕从搭档手里接过采样的接力棒,调度指挥机械臂准确完成每个动作,千余条指令从她口中发出,近万句调度交互无一错漏。最终,表取采样封装任务完成时间比预计整整提前了7个小时。

  贸易霸凌遭批评

  碧蓝天空下,百米高的沙丘一片银白,沙丘旁,是高大的灰黑色挡沙墙。墙后,冬日里深黄色的麦草方格连绵500余米,让沙漠不能侵入分毫。“这里有3000亩的人工植被,全是我们固沙林场职工种下的。”康文岩说。

  一方面,要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应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作用,依托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超前布局能源电子领域颠覆性技术研发攻关,抢占全球能源电子技术创新“制高点”。构建产学研融合的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能源电子创新平台体系,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针对“双碳”目标下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关键技术、关键项目展开联合攻关,推动前沿能源电子技术转移和创新成果转化。鼓励高校培养与储备能源电子领域专业人才,建立健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支持举办创新比赛和行业大会,鼓励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研究机构等加快建设和发展,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公共服务和支撑作用。

  匈牙利政治哲学家卡尔·波拉尼1958年在其《为了新西方》一书中有先见之明地写道:“西方普世主义——犹太教-基督教的遗产——断言,存在一种具有普世有效性的生活方式……它不是一场对话,而是一段充满激情的独白。既然没有回应,我们就继续沿着自己的思路前进——得不到支持,但也未遭驳斥。”

孙念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