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江山发现全球新物种“中华炭褶菌”

来源: 楚天都市报
2024-06-28 05:24:06

  中新网衢州2月22日电(董易鑫)22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发布消息称,该省衢州江山一大型真菌日前正式发表在国际专业学术期刊《Archives of Microbiology》(《微生物学档案》),该真菌系类脐菇科炭褶菌属新物种,命名为中华炭褶菌。

  据悉,中华炭褶菌的菌盖近扇形或耳形,幼嫩时为砖红色,表面有放射状沟纹,边缘微卷;菌褶稀疏,菌褶间或内表面磨砂状有黑色炭质颗粒,无菌柄存在,夏秋季生于阔叶树混交林下的枯枝上;目前毒性不明,不建议食用。

  衢州江山气候湿润多雨,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大型真菌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衢州市生态环境局江山分局于2021年7月启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大型真菌类调查。

  2021年10月,衢州市生态 环境局江山分局相关工作人员在该市仙霞岭自然保护区松坑处发现一种大型真菌,疑似新物种。经研究,该疑似新物种最终确定为全球新物种,后被命名为中华炭褶菌。

  截至目前,当地共采集到大型真菌标本材料375份,拍摄标本及生境照片万余张,发现已知的大型真菌294种,为该区域下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资源科学开发利用打下良好基础。(完)

  亮点展品包括抄写于西凉建初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417年1月30日)的《四分律初分》,是现存最早的抄本,同时也是国家图书馆所藏敦煌遗书中有纪年的最早一卷;还有为抢救敦煌遗书,1909年护理陕甘总督毛庆蕃呈送清学部的样卷《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一百五十七》,它完整保存了卷轴装书籍的形态;《逆刺占》体现了兴起于南北朝,通过预测来卜者所卜何事及其吉凶的占卜术;海内孤本吐蕃统治时期(8到9世纪)写本《李陵变文》,是唐贞元二年(786)吐蕃占领沙州后,汉志不灭的沙州人呕心沥血之作,寄托了沙州人痛苦、哀怨、愤懑、不甘的情感,启功先生曾整理校录;还有隋开皇二十年(600)写本《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下》、唐龙朔三年(663)写本《春秋穀梁传桓公二》等。

  1月12日,在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的向塘西编组场,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的数百名职工正忙着更换钢轨上一种外形酷似“发卡”的车辆减速装置——缓行器。虽然当日天气有些阴冷,还下着毛毛细雨,但作业现场却是一派热火朝天景象,大家合力更换定检到期的缓行器,保障春运期间货运列车运行安全。据了解,铁路货车在运输途中,经常需要在编组站重新编组,在这个过程中,缓行器起着“卡”住车轮降低车速的重要作用。从白天到深夜,经过数个小时的艰苦奋战,一个个钢轨上的旧“发卡”成功“下岗”,崭新锃亮的缓行器被安装在铁轨上顺利“上岗”。

  因疫情暂停的广深港高铁即将于15日正式恢复通车。恢复运营初期将每日开行38.5对广州、深圳地区和香港西九龙之间的跨境高铁列车。据广铁集团统计,12日宣布广深港高铁恢复通车后,当日卖出2.1万张从内地前往香港的车票。

  建设三大都市圈

<strong>没耽误他雪夜出诊</strong>

  无论湖北朝哪一面“生长”

彭姵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