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 | 众多记者来内蒙古看展,看到了什么?

来源: 极目新闻
2024-06-27 04:05:59

  想要快速、直观地“读懂”内蒙古?去打卡位于呼和浩特市的内蒙古展览馆、内蒙古博物院也许是最佳方式之一。

  6月25日一早,由中央宣传部会同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开展的“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内蒙古展览馆,参观了“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主题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主题展。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主题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分为“人民领袖 情系北疆”“高瞻远瞩 把舵领航”“五大任务 担当奋进”“聚焦主线 模范前行”“人民至上 初心如磐”“勇闯新路 挺进中游 ”六大篇章,全面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深情关怀和厚爱期许,生动展现了各族干部群众紧跟总书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生动实践。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关光伏治沙的资料图片。”新华社记者梁婉珊表示,“展览使我了解到内蒙古的发展印记,在生态文明建设、新能源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进步和转变。也感受到内蒙古全区上下涌动着聚焦聚力办好两件大事,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

  心向党、心向党中央,是内蒙古的光荣传统。走进“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主题展, 一幅幅图片、一张张图表、一段段文字、一件件文献档案展品,全面展示了内蒙古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不论面临多少困难和挑战,各族人民对党的热爱和忠诚都毫不动摇。

  为采访团成员进行了生动讲解后,内蒙古展览馆宣传教育部讲解员白吉娜感触颇深:“我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用心用情地做好每一次讲解,讲好更多红色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内蒙古的历史和奋进历程,为内蒙古发展贡献一份光和热。”

  随后,采访团成员来到了内蒙古博物院,在“大辽契丹”“交融汇聚”等展厅,通过一件件经典的藏品,一个个精彩的文物故事,了解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中国民族报社记者郑涵月说:“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内蒙古,第一次来到内蒙古博物院,在这里,我看到了许多见证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藏品,希望以后能多多来内蒙古采访、看展,多进行一些相关报道。”

  “内蒙古博物院现有藏品15万件套,设有‘远古世界’‘文明曙光’‘边关岁月’‘大辽契丹’‘交融汇聚’‘解放之路’等9个基本陈列,所有的陈列核心主题是一致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蒙古博物院社会教育部讲解员刘弘轩介绍,内蒙古博物院积极打造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系列展览,吸引着众多游客走进博物院,近年来,年均观众量达200多万人次,成为内蒙古的一张亮丽“文化名片”。

  另据《证券日报》,截至目前,包括大唐地产、龙光地产、银光地产、绿地集团等南宁多家房企的相关营销负责人均称已知悉该项政策,个别房企明确表示“已在跟进”,近期旗下多个主力楼盘将与合作银行推出类似房贷政策。

  2023年春节假期刚结束,以“冷”开年的上海终于迎来暖阳。长江入海口南侧,一艘未完工的白色巨轮安静地伫立在船坞中。走进巨轮内部,三千多名工人正在抓紧时间施工。还有一百多天,中国建造的第一艘大型邮轮即将出坞。

  据台媒“ETtoday新闻云”2月15日消息,经纪人夏玉顺悲痛证实,台湾歌手刘文正于2022年11月的生日前夕因心肌梗塞离世,享年70岁。

  新冠疫情到来前,中国邮轮市场已跃升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邮轮市场。邮轮旅行市场火爆推高了船舶需求,但对比之下,全球大型邮轮建造产能略显不足。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真抓实干做好2023年重点工作,不折不扣完成好既定目标任务,推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进展、农业强国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华兴新经济基金是投资管理业务下的旗舰产品,管理着四支美元基金和四支人民币基金。借助华兴资本集团的生态系统优势,华兴新经济基金拥有无与伦比的行业网络和广泛的市场覆盖,在成为众多创新经济企业家首选合作伙伴和准战略投资人的同时,也为全球投资者触达中国资产搭建新通路。

杨俊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