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琼麟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

刘琼麟

刘琼麟

植根流通业 沟通上下游

ta的内容4.4万
大图模式
评论
点赞
分享
放大字

美女没穿衣服的软件免费|「そういう人はけっこう多いわね」と彼女は爪の甘皮をいじりながら言った。「でも私c真剣にそういう考え方しかできないの。ただ正直に言ってるだけなの。べつに他人と変った考え方してるなんて思ったこともないしcそんなもの求めてるわけでもないのよ。でも私が正直に話すとcそんな冗談か演技だと思うの。それでときどき何もかも面倒臭くなっちゃうけどね」

2024-09-13 14:27:06
625

  有记者提问:当地时间9月10日,加拿大财政部宣布对自华进口的电池及其部件、半导体、太阳能产品和关键矿产拟采取加征附加税的限制措施启动为期30天的公众咨询。请问商务部对此有何回应?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中方注意到加方发布相关文件。在出台对华 电动汽车等限制措施仅半个月后,加方再次罔顾事实,跟随个别国家,威胁对华采取单边打压措施,严重阻碍中加两国企业开展正常经贸合作,严重冲击中加经贸关系,严重破坏全球经济体系和经贸规则,冲击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加方此举是危险和不负责任的。中方坚决反对。

刘琼麟(记者 潘心盛)09月13日,�

刘琼麟(记者 赵雅君)09月13日,本报驻俄罗斯特派记者 肖新新俄罗斯国防部10日发布消息称,俄军当天启动“大洋-2024”战略演习。据塔斯社报道,本次演习在太平洋、北冰洋、波罗的海、里海、地中海等多个水域进行,将于16日结束。俄军已于10号启动“大洋-2024”战略演习(视频截图)据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派出舰艇、飞机等参加有关演习,15个国家的代表作为观察员参加。演习分两个阶段进行,在3个战略方向上的13个海域开展,共有9万多名官兵、400多艘舰艇、125架飞机、7500多件武器装备参演。演习第一阶段,俄军事指挥机关将演练在指定作战训练区域部署部队;第二阶段,参演部队将参与打击假想敌战略目标和兵力的“作战行动”。俄国防部11日发布消息称,俄北方舰队、里海舰队、波罗的海舰队等多支舰队当天开展训练,演练击退和打击假想敌、搜索假想敌舰艇以及演练使用反潜武器等。据塔斯社报道,俄总统普京10日在视频讲话中称,这是俄军“30年来首次举行如此规模的海军演习”。他说,演习旨在检验俄海军和空天军指挥机构、部队和编队等战备状态的关键要素,确保其行动的协调性,以及结合特别军事行动中获得的有关经验,检验俄军综合使用高精度武器和先进武器的准备情况。普京表示,美国正不惜一切代价维持其全球军事政治主导地位,并为此“利用乌克兰”试图使俄遭到战略失败。美国希望通过其挑衅性行动获得显著军事优势,从而打破亚太地区现有安全架构和力量平衡。事实上,美国不顾其欧洲和亚洲盟友的安全,正挑起军备竞赛,为欧洲和亚太地区的危机局势创造条件。俄必须为任何可能的局势发展做好准备,俄武装力量必须可靠地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并击退从远洋海域等任何方向可能发生的敌对军事行动。据俄新社报道,俄“大洋-2024”战略演习与北约有关演习几乎在同一时段举行。针对这一情况,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10日表示,进行此类对抗演习是非常普遍的做法,这种情况经常发生。佩斯科夫10日表示,进行此类对抗演习是非常普遍的做法(资料图)据报道,北约将于9月11日至20日在德国举行第一阶段演习,演习重点是计划并执行保障和加强军事力量的任务。此外,北约还计划在9月30日至10月11日、11月7日至12日分别在希腊、爱沙尼亚举行有关演习。美国国防部发言人赖德10日在记者会上表示,美国一直在跟踪关注俄此次计划中的演习。该演习不会对美国本土或北约构成威胁。美国将继续进行监测并同北约盟友和伙伴保持密切沟通。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11日援引俄军事专家的分析称,俄此次演习显然是再次向美国等西方国家发出信号。在西方国家持续升级冲突的情况下,俄同北约之间发生直接冲突的可能性正愈发具有现实紧迫性。此次俄演习或已将未来可能同西方国家的直接对抗纳入任务目标。西方正不断试图使俄陷入战略失败,为此俄军必须在海陆空等各方面做好战斗准备。据路透社报道,此次俄进行的“大洋-2024”战略演习,是自苏联解体以来俄“最大规模的海军演习”,普京借此警告美国不要试图击败俄罗斯。报道称,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军在陆地和海上都面临严峻状况。乌海军火力虽然落后,但还是成功对俄黑海舰队造成了严重打击。尽管如此,俄仍继续在诸多远洋海域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并投射力量,以对抗美国及其盟友。俄罗斯“军事观察网”11日分析称,近日已有报道称美国即将允许乌克兰使用美国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等远程武器打击俄本土目标。在此形势下,不排除俄罗斯此次演习有向美国等国家“示威”的可能性。针对西方国家为帮助乌克兰摆脱战场困境而持续加剧紧张局势,俄军有必要强化各方面力量的整体协调打击能力,以应对愈发尖锐的同西方对抗的态势。延伸阅读美英拟对援乌武器“解禁”,拜登、布林肯表态据新华社,正在乌克兰首都基辅访问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英国外交大臣拉米11日宣布新的援乌计划,美国和英国将分别向乌克兰提供超过7亿美元和6亿英镑的援助。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左二)、英国外交大臣拉米(左一)与泽连斯基会面(图/外媒截图)布林肯当天在与乌克兰外长瑟比加和拉米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上说,美方将向乌克兰提供7亿多美元的新一揽子援助,其中3.25亿美元用于恢复乌能源设施和电网,2.9亿美元资金用于人道主义援助,另外1.02亿美元用于人道主义排雷。布林肯说,他在访问期间与乌方讨论了“远程打击”问题和其他一系列问题,回国后将向美国总统拜登汇报乌方诉求。拉米在联合记者会上说,英国将向乌克兰提供价值超过6亿英镑的援助,用于乌方的紧急人道主义援助、能源系统恢复、维持社会稳定和在世界银行为乌方提供贷款担保。值得注意的是,据央视新闻报道,布林肯还表示,他同乌克兰领导人讨论了使用远程导弹的授权问题,并将向美国总统拜登报告会谈结果。批准乌克兰用美国武器袭击俄纵深?拜登、布林肯回应据参考消息11日援引俄罗斯连塔网报道,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访问基辅期间将表示允许乌克兰使用美国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对俄罗斯发动打击。美国国会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迈克尔·麦考尔在接受阿克西奥斯新闻网站记者采访时提到了这一点。麦考尔说:“两天前我与布林肯交谈,他11日将与英国外交大臣一同前往基辅,事实上是要告诉他们,美国将允许他们(用ATACMS打击俄罗斯)。”据英国媒体报道,乌克兰已向美国递交了一份乌军拟用西方制造的更远射程导弹实施打击的目标清单。消息人士称,基辅坚信有必要制造“对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威胁”,以便按照自己的条件实现和平。而五角大楼宣称乌克兰在对俄打击问题上具有独立性。美国国防部表示,“乌克兰独立决定其目标和军事意图”。与此同时,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称,华盛顿希望乌军用ATACMS导弹攻击克里米亚,而不是库尔斯克州,因为华盛顿供应基辅的导弹数量有限。另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9月10日报道,美国总统拜登准备解除对乌克兰向俄罗斯发射英国“风暴之影”巡航导弹的禁令。报道称,拜登正在考虑改变政策,因为有消息称伊朗正在向俄罗斯提供弹道导弹,这些导弹可能在几周内用于乌克兰。布林肯表示,拜登和英国首相斯塔默随后将在13日的白宫峰会上讨论改变这一政策,并补充称总统“不排除(解禁)这种可能性”。据法新社报道,当地时间9月10日,对于美方解除对乌军使用美制远程武器限制的可能性,拜登对记者表示,“我们目前正在解决这一问题”。拜登再次回应美方解除对乌军使用美制远程武器限制的可能性(视频截图)据央视新闻,对此,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11日表示,美国方面可能已经通过了允许乌克兰使用远程导弹打击俄境内目标的相关决定,目前正通过媒体透露出一些消息。如果美国允许乌克兰使用远程陆军战术导弹系统来打击俄方纵深,俄方将采取相应的回应措施。俄外交部副部长里亚布科夫11日说,如果美国允许乌使用远程武器来打击俄方纵深,俄罗斯将摧毁美国向乌克兰提供的陆军战术导弹系统。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讽刺道:“乌克兰在俄境内的行动已经获得了所谓的‘完全自由’。美国不断升级的行为变得越来越具有挑衅性。看来,美国掌权者认为一切都是可以被允许的。”俄军称已在顿巴斯推进近1000平方公里据央视新闻,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前国防部长谢尔盖·绍伊古9月10日宣布,俄罗斯军队8月以来已在顿巴斯地区推进将近1000平方公里。绍伊古10日发表电视讲话时说,乌克兰军队上月突袭与乌克兰接壤的俄罗斯边境州库尔斯克意在提高自己在谈判中的地位,并分散俄军在顿巴斯地区部署,但俄军加快了对顿巴斯的攻势。绍伊古还传达了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的立场,称只要乌军还驻留在俄罗斯领土,俄方就不会与乌克兰政府对话。CCTV4今日亚洲9月10日报道,目前,俄军已经逼近乌克兰东部重镇波克罗夫斯克。外媒称,一旦被攻陷,乌军将几乎失去顿涅茨克地区。俄军被指已经逼近乌克兰东部重镇波克罗夫斯克(视频截图)据外媒报道,目前乌军正在波克罗夫斯克展开绝地反击。同时俄军继续增派兵力至波可罗夫斯克,并向城市中心逼近。在波克罗夫斯克的前线小镇塞利多沃,过去几周,驻扎在这里的乌部队一直在承受猛烈的攻击。英媒称,波克罗夫斯克原有6万人口,自战争开始以来,已经有一半人离开。在俄罗斯库尔斯克州,9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战况称,过去一昼夜乌军在库尔斯克州损失近240人和13件武器装备,从该方向开始军事行动以来,乌军在该州共损失了超过11400人和大量装备。乌总理:俄军摧毁哈尔科夫所有热电厂据参考消息援引俄新社9月10日报道,乌克兰总理杰尼斯·什梅加尔10日在记者会上说,俄罗斯军队摧毁了为哈尔科夫服务的所有热电厂。报道称,什梅加尔说:“俄罗斯人几乎摧毁了哈尔科夫周围所有的热电厂,这些热电厂为这座城市提供能源。我们将把移动锅炉运往那里,一兆瓦的小型锅炉。”据乌克兰能源战略研究所专家尤里·科罗利丘克预测,可能出现的情景之一是,乌克兰居民在即将到来的冬季每天将有多达20个小时没有暖气和照明。如果能源基础设施继续受到打击,再加上其他一些条件,这种情况是有可能发生的。根据这位专家的乐观预测,每天停电时间也可能达到12小时。乌克兰总理杰尼斯·什梅加尔10日表示,由于俄罗斯对乌克兰能源行业造成的广泛破坏,乌政府预计乌克兰将迎来自开战以来最艰难的冬天。什梅加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在即将到来的供暖季,确保能源供应稳定将是一项挑战。他告诉记者:“我们已成功地度过三个供暖季,但今年冬天不会轻松,甚至可能是最艰难的。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新闻、新华社、参考消息、CCTV国际时讯等

记者/颜星悦‍‍‍编辑/杨宝璐‍‍杨淏在车站售票窗口买票买票、打车、住宿、购物、找路甚至交流……在现代社会中,这一系列事情常常默认要在智能手机上进行。当数字化覆盖了生活方方面面后,生活变得更加便捷,也比从前任何时候都依赖于“信号”与“电量”——你甚至很难说清,1格信号和5%的电量,哪个会更令你焦虑抓狂。但一个出生于1992年的山西男生杨淏却提出了这样的设想:没有手机这个“器官”,我还能在世界上畅行吗?于是他开启了一场实验——丢掉一切数字网络设备,花134天的时间,走完了全国24个省中的68个县市。实验成功了,他的感受则更为意味深长:真实的生活,接入互联网很容易,但想跳出互联网,却很难很难。以下是他的自述:‍不带手机出行,杨淏只能靠地图导航三天的“预备实验”“丢掉手机”这个想法,最初是在疫情期间冒出来的。2021年9月,我申请上了英国的博士,但由于疫情的缘故,2021年到2023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家中上网课,跟老师和同学们只是线上联系,每天看到的不是真人而是屏幕,这导致我三年都没有结识新朋友。还有一种情绪,就是被网络信息围绕的烦躁感。每天,手机都会推送哪里又发生了什么事件、封控区又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还有网友们的消极情绪……并且所有的东西都被线上化、数字化。网络给人留下的记忆,似乎比我在真实世界里接触的记忆要短暂,头一天发生的事,可能到第三天第四天,就不记得了。这种状态让我觉得不舒服,我想关掉手机信息提示,又怕错过了最新新闻动态。我希望我的人生可以真实一点,由此萌生了“丢掉手机环游中国”的想法。为了测试这个想法是否可行,我先做了一个“预备试验”。2021年12月28日,我从上海出发,没带手机,只带相机,开车去了浙江天台山。天台山的国清寺,有很多保留得很好的古建筑,我喜欢寺庙的氛围,因此一直很想去那里。出行前我对父母说,我要不带手机去庙里玩三天,可能因为我从小就留学,而且只去三天,他们没有表现出很担心。在高速路检查站我就遇到了第一个难关。当时,工作人员要求我出示健康码,我说我手机丢了,现在必须回去找手机,总之好说歹说还是让我通行了。到了夜里,住宿成了最大的问题。我开车到天台山后,一路找了十几家酒店,没有一家愿意接收我。我本想,要不就凑合住车里,后来有家很小的民宿收留了我,房东是个和善的老奶奶,我告诉她我是游客,把手机丢了。我的车上没安装GPS,所以到天台山后,我就没再开车,改为搭车而行。到马路边去拦车,拦二十辆大概有三四辆会停下来,我再跟车主解释我没手机,但要去某个地方,三四辆停下的车里总会有一辆能载上我。这三天我一点儿都没想念手机。虽然遇到很麻烦,但感受却是舒适的,因为每天都在和真实的人打交道。平安回到上海是三天后的晚上9点,我刚开机,一个电话就打进来,是我母亲的,她估摸着今晚我会到家,吃完晚饭后就不停地在打电话。我才知道她还是很担心。这次三天的“预备试验”给了我信心,就是拿掉手机这个“器官”,我还是能在世界上活着。于是我就决定,去实现“不带手机环游中国”的计划。杨淏在路上给亲人和老师写的信不带手机去旅行接下来长达半年的时间里,我都在给我父母和女朋友做思想工作,我女朋友态度还好。我父母最担心的是,没有手机,我一旦出了什么意外都没办法求救,甚至他们都无法得知。我父亲说,现在都是电子时代了,没有手机你在外面寸步难行,其实直到最后我也没有完全说服父母,但他们知道我是一个做决定后不会改变的人。他们只能妥协。为了这次旅行,我提前准备好了40升的背包,几件衣物、拖鞋、洗漱用品、两个小相机、两册地图、两支毛笔、几叠宣纸、一瓶墨汁、三本书、一个笔记本、一支钢笔、身份证件与银行卡,还有一摞现金。2023年11月27日,我和父母一起吃了早饭,然后把手机和电脑放进书房,正式开始了旅程。父母一直把我送到车站售票大厅,我妈还想进安检里面去送我,我说你赶快走。等坐上了火车,我没有一点担心,反而有种“终于开始了这一次伟大的征程”的激动。我的计划是从山西太原一路往南走,临汾市是第一站。到达临汾时已是当天傍晚,我沿街找到一家规模很大的连锁酒店,我给前台出示了身份证和现金,但前台工作人员焦头烂额地操作了半天,却依然无法在电脑上完成预定,好像他们在职业生涯中从未遇到过这种情况——直接拿现金走进来住店的。接着再往南走是运城,我直接去了临汾车站窗口买火车票,售票窗口还是蛮拥挤的,不过窗口买票的几乎都是老人,或者拖着蛇皮袋子的农民工,偶尔个别的年轻人,都是身份证丢了或去临时窗口退票的。出发前,我跟父母保证,每到一个地方会寄挂号信给他们,这是我唯一跟他们保持联系的方式,信件能提供实物感,他们可以看到我书写留下的真实印记,信件让接收的过程变得更长,父母也会更期待收信。不过我没能做到每个城市都寄信,在临汾,我还不太好意思找人问路,也没找到中国邮政。第一封信是到达运城后才寄出的,整个旅程我一共寄了20封,他们只收到十几封。这次出门我还专门带了很多书,所以一开始也没有想念手机,直到出发后的第9天,我在三门峡市病倒了,发烧,整夜睡不着觉,出虚汗,当时我没法线上买药,又爬不起床去医院或诊所。第一次非常怀念手机,怀念美团买药。最后我给酒店前台打电话,解释了我的情况,前台的人帮我买了药,送到门口。吃了药后我躺下,看着床头的电话,那个电话不仅可以打内线,也可以往外打。我当时身体虚弱,情绪低落,好想给我妈和女朋友打电话。但挣扎了半天,还是没打。我觉得既然决定做这个项目,就要做得彻底一点,于是开始一一写信,给爸妈、给女朋友、给朋友,给姥姥姥爷,一旦有点力气就写,写累了就躺床上去休息。就这样过了三天。指引方向的只有两张地图,我在出发前买的,是中国地图出版社今年最新印刷的,但绘制时间是2015年,所有城市和国道都是准确的,但尴尬的是,一些新修的高铁路线或新取消的铁路,以及村镇巴士,地图没有显示。我需要这两张图带我从太原一直走到福建,再往西一直到新疆,再去东北,最后从东北回到太原。地图给了我很多误导。第一次是在广东梅州,我要去江西赣州,这两个城市是紧挨着的,地图上显示有铁路,但当我去车站问时,售票员说早就没有从梅州到赣州的火车了,我得回到潮州,才能坐火车去赣州。所以后来我一般靠问路来继续行程。一般会说:“不好意思我没有手机,请问从这里到........要怎么走”,有些人在被我问路时会吓一跳,他们觉得很新奇,有人以为我是在故意搭讪;有人说太奇怪了,第一次听说有不用手机的,现在这个时代还有不用手机的;有人怀疑我在搞直播,弄个噱头;还有人认为我是调查记者甚至外国间谍。但我解释之后,还是有不少人会拿出手机帮我查询路线。很多地方现在已经不收现金了,我拿现金买东西,他们有时会找不开钱。在梅州,我上了一辆长途大巴车, 车费9元,我当时没零钱,最小面额是一张20元的纸钞,我和司机在门口僵持了半天。车上有个阿姨可能看不下去了,帮我刷支付宝付了9元。以前通过数字网络去解决的事情,在旅途中全都转到线下依靠陌生人,我遇到了很多善良的人。比如有一次在芮城,我要去一个叫“永乐宫”的地方看壁画,那个地方在郊区,地图上没标示,我就在大巴车上挨个询问,乘客里有个高中生,他说我送你去,我叫我爸过来,你也别在这儿自己找了,可能找不着。他就真打电话让他爸开车过来,把我送过去。陌生人给予我非常多帮助,我能完成这个项目很大一部分是依托于陌生人的善意。我觉得人们总认为外面坏人多,网络把一些恶意放大或扩散,引起了人的焦虑,当你真正接触世界时会发现,绝大多数人都是善良的。杨淏在途中结识的拾荒老人‍‍‍‍‍‍‍‍‍‍‍触摸真实的社交整个途中,由于我一直在移动,因此只收到父亲给我寄回的一封信,他是用钢笔手写的,写了四页 A4纸,内容无非是他和母亲的日常,但每个字我都读了好几遍,还带到英国了。我寄给爸妈的十几封信也被他们好好保留 着 。我觉得这场旅行之后,我和父母的关系反而拉近了, 他们现在对我更信任了,我现在不需要每天和他们联系,他们也相信我是安全的。这场旅途没有想象中的寂寞,反而认识了很多朋友,因为我没带手机,也没什么别的娱乐可做,所以不得不和陌生人交往,这是我在这场旅行中的奇遇。他们身份各异,有驴友、学者、做小生意的商贩,还有一个特别的老人。老人是我在茫崖市的一个清真寺附近的废品收购站认识的,他是河南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逃荒一路往西到了茫崖市,茫崖再往西就是罗布泊,没路了,他就在茫崖停下,以捡破烂为生,还在垃圾堆里捡到一个小孩,这个小孩就成了他的孩子。现在孩子20多岁,跟着他捡破烂,虽然在茫崖长大,张嘴却是一口河南话。我和他聊得投缘,从下午一直聊到天色暗下,他让我跟他回家吃饭,还邀我晚上一起喝点。我就去了他家,其实那个家就是用废品搭的棚子,当时,我的第一感受是,在这里吃饭会不会不太卫生?就有点生理上的抗拒,但我很快就意识到自己的矫情,并为之羞愧。旅行中,我把我的手机号写给跟我有过深度交流的人, 从捡垃圾的老人到地理学者,什么样的人都有,回家后我打开手机,发现有20多个人加了我微信,我还在大凉山认识的一个彝族的少年,他经常给我发他们民族的生活照片,比如他们老家过火把节,或者他们彝族的特色菜,他都会拍照发给我,我也会给他发一些在英国生活的照片。这134天,似乎比我过去的任何一个134天要长得多,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旅途中常要坐火车,去售票窗口临时买票,常常买不到出发时间最近的高铁动车票,最多的是慢车票,所以我常坐的是慢车,从临汾到运城要5个多小时,我就坐那个车,以前看手机的时间都变成了看窗外,看树林变成草地,草地变成河流,感觉地球都变大了。时间也变得很长,我一路买书看书,读完了不下40本,走完了全国24个省中的68个县市。旅途中有些地方,我以前旅游时参观过,但建筑、街道、城市风貌跟我当时所见完全不一样了。我的发小们大多都是和我一样的留学生,他们每次回来,也都会感叹,“诶,这个地方怎么这样了,这条路怎么又有高架桥了,那片老小区变成写字楼了。”这种物质和基础设施上的发展,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但互联网数字化发展得如此快,有时候让我感到有点害怕,它提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却让人变得自闭和麻木,掉进数字漩涡中。我记得看过陈丹青的一个采访,有句话我非常认同,就是说在现在的流媒体时代,一个人很可能很快就过完一生了,可能他都没有意识到,一瞬间他的一生就过完了。半网络的生活状态我父母其实觉得这个计划很没谱,他们一直在反对我,说不可能啦,人不可能脱离手机在陌生地方活着。我反问,你们早年不也没手机?他们说现在不同了,要我去适应现代数字化生活。我的父亲,他是我们本地文物所里研究考古的一个学者。我印象最深的父亲的模样,是他睡觉前总在卧床看书,睡前要看好几个小时,直到书“啪’地一下打到脸上,就是睡着了,我母亲就会把书拿开。但后来就不是这样了,短视频开始流行,我父亲睡前总是开大音量看短视频。他跟我在这件事上有过争执,他说他看的都是历史文化相关的短视频,都是他的专业领域。我则反驳他,你要真的想去了解历史文化,读一本书和看100个短视频是完全不一样的。他觉得短视频能提炼一些比较精华的东西,很快就可以了解到大量信息。比如一分钟带你看完丝绸之路,三分钟了解楼兰古城,总之在他狂爱短视频这件事上,我与他至今各持己见。我本以为像我父母不会经常用手机,但手机软件已经完全侵入我们家庭生活,我是我爸爸在打车软件上的紧急联系人,因为每次他出差去外地,我的手机上每天都会收到他打车的提示信息。 我母亲之前比较排斥网购,但这几年她会在拼多多上买一些日常用品,最开始她会经常给我发“砍一刀”的链接,后来在我的抗议下才渐渐不发了。我是一个注意力容易被分散的人,比如我正在写作或思考,倘若别人正好给我发来消息,提示音一响,就会打断我的一些情绪,即使我当下不回复,但脑子里会记着,有人给我发消息,我得赶快回复。这导致我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整段的时间,越来越少。有一天,我的手机显示上周屏幕使用时间报告,我平均每天使用手机屏幕为6小时57分钟,这吓到我了,这7个小时我都在做什么?都是在处理工作消息吗?还是在看有意义的文章?我印象中似乎每天也就微信、微博、ins和youtube,刷一圈,我都不知道一天的四分之一是怎么被这一块屏幕吞噬掉了。当然旅途结束回家之后,我很快就又适应了互联网,立马又网购了,出门网上打车,看朋友圈、facebook,几天之后,我在一次从南京去上海的高铁上,全程一个半小时几乎都用在了挑选酒店上,选定一家后,又在两个不同的 App 上对比价格,然后在新的 App 上又发现了图片更诱人的新酒店,再次陷入一轮选择。我的感受是跳出互联网很难,但进入它很简单。 对于个人而言,我认为这不一定是很好的事情,我跟以前中学、大学的老师们都保持联系,我问过不同老师同一个问题——你们经历过1990年代、2000年代、2010年代等不同代际的学生,你们觉得不同代际的学生,有什么显著的区别? 他们的回答是,2000后和2010后生的学生对世界的好奇会更窄,比如在课堂上提问变少了。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种的,但我觉得其中跟每时每刻无处不在的数字网络有关。回到英国后,我就把家里的WiFi和手机移动网络套餐都停了,每天来到学校后,我就上网集中处理一下消息,包括父母给我发的微信,当我离开学校回到家后,就专注看书、看电影、跟女朋友一起生活。偶尔父母有紧急的事情就给我女朋友打电话。和以前的生活比起来,我的精神更饱满了、注意力更集中、工作高效,也更爱身边人了。我已经开始习惯这种半网络的生活状态,我想在之后我也会保持这样的状态。我认同手机和数字化的生活是必然趋势,哪怕我不想被它困住,却也无法避免。这几天,我的新书《关机》要出版,我回国来处理相关事务,我发现我一早起来就离不开手机,拿手机查今天要去的地方、导航,然后到酒店楼下刷码骑单车、到咖啡店扫码看菜单,刷码付钱……这个过程很快捷,很便利。我也并不抗拒这个过程。我接受拥有互联网和手机的现代生活,因为这是现代生活的一种规则,但我觉得应该在这个规则中保持冷静和思考,而不是被规则卷着走。【版权声明】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北京青年报【北青深一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声明: 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回首页看更多汽车资讯

评论(58873)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搜狐我来说两句用户公约》

0/100 发表评论

《剑的旋律》

(原标题:河南女子称“母亲一生都在被家暴”最新进展:人身安全保护令已签发,正等待离婚判决)
昨天 14:27:06
伊吾县
回复

《被迫成为全星际的团宠人鱼》 《余光》

  • 《重生在七十年代》

    • 《燃情二婚:墨少命里缺我》

      《颠覆笑傲江湖》
    《奋斗在新明朝》
《牧唐》
昨天 14:27:06
伊吾县
关闭回复
0/100 发表评论
查看更多 325 条评论

评论(112)

0/100 发表评论

{{item.userObj.user_name}} {{ item.parents[0].userObj.user_name }}

{{item.userObj.user_name}}

  • {{ item.parents[0].userObj.user_name }}

    {{ item.parents[0].content }}
{{ item.content }}
0/100 发表评论
查看更多 {{commentStore.commentObj.participation_sum}}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