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有约:千年花儿有新声

来源: 钱江晚报
2024-06-03 14:39:57

  中新网甘肃临夏6月2日电 (艾庆龙)2日,2024中国花儿大会在甘肃省临夏州和政县举行,吸引了各地的花儿歌手及文化学者,共同探索和展示花儿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之路。

  花儿并不是一朵花,而是一种民歌,因歌词中把女性比喻为花朵而得名。其产生时间,学者多以明代初年界定。花儿以爱情为主线,多方面展现各个时期的社会生活,广泛流传于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中国西北部,被誉为大西北民歌之魂,因歌唱形式散漫,也叫“漫花儿”。

  梳理大会,传承与创新是主旋律。本次大会主题为“保护、传承、发展、传播”,大会也是在一场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的歌舞表演中揭开序幕,临夏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万学科致辞时表示,花儿艺术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文化传承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和纽带。

  全国花儿歌手展演是大会的重头戏。来自青海、宁夏、新疆、甘肃等地区的50位花儿歌手,代表各自的地域特色,轮番上阵,从传统的高亢激昂到现代的细腻温婉,不同的演唱风格相互碰撞,展现出花儿艺术的丰富多样性和生命力。歌手们通过歌声传递故事,用旋律搭建桥梁,让在场的每一位观众都能感受到花儿艺术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本次大会还设计了一系列体验式活动,让游客在参与中感受花儿文化的魅力。“花儿串烧巡演”将歌声与自然风光巧妙结合,游客跟随歌手和旗袍秀队伍,穿梭在景区之间,享受了一场视听与感官的双重盛宴。

  此外,在大会开幕前夕,《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花儿保护传承条例》批准实施,其中提到设立保护传承专项资金,这意味着官方将为花儿的抢救、记录、调查、整理等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这有利于提升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临夏州文旅局局长马建霖表示,上述条例的出台为花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法律层面的保护,也推动花儿在现代社会的活态传承,通过展示、传播和交流活动,让花儿艺术更加贴近现代人的生活,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完)

  历史深刻表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

  中指监测数据同样显示,2023年元旦假期期间(12月31日-1月2日),重点监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较去年元旦假期(2022年1月1日-3日)增长超两成。

  <strong>——促进从“形式”平等向“实质”平等转化。</strong>

  不过他话锋一转,又说,“现在的年轻人都到外地去了,我在煤矿工作了20多年,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下井,很难招到人,那些年纪大的都在等着退休。”

  在民生方面,城南地区城市交通体系逐步完善,过去五年,南部地铁线路从5条增加到14条,运营里程由90公里增加到230公里,轨道线网规模跨越式增长2.5倍,百姓出行更加便捷。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一批优质医院和学校建成投用,过去五年新增中小学学位4万个以上、新增床位4400余张,三级(甲等)医院数量又增加4家,极大地缓解了城南地区优质医疗资源不足问题。

  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走进我们的生活;“北斗”指路、“嫦娥”奔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浩瀚宇宙见证了“中国神话”;第三艘航母“福建号”下水、全球首架国产C919大飞机正式交付、北京成为全球唯一“双奥之城”;面对全球粮食危机,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了……

崔学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