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居民横琴生活“攻略”:来得了,留得下,过得好

来源: 发展网
2024-07-09 19:37:52

  中新社珠海11月9日电 题:澳门居民横琴生活“攻略”:来得了,留得下,过得好

  作者 张杨彬

  自2021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成立以来,琴澳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在横琴,澳门青年研创科技,掌舵企业;澳门老人惬意生活,安享晚年。

  截至今年9月底,在合作区生活就业的澳门居民超过七千人,澳资企业逾五千家......8日,中新社记者跟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集中采访团走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探究澳门居民横琴生活“攻略”。

  往来渠道更畅通,跨境执业更便捷

  “我住在澳门,在横琴工作,下班回家20分钟就够了。”AHA港澳青年孵化中心创办人郑益伟笑言,常常是住在珠海市区的同事还没到家,自己就先到澳门了。

  融合发展,交通先行。今年9月,横琴口岸二期工程客货车“联合一站式”部分查验通道启动试运行,粤澳两地五家口岸单位首次在同一通道、同一平台上完成对通关车辆及人员的联合查验,车辆通关时间缩短至不到2分钟,极大便利了“双城生活”的居民。

  除了交通领域不断释放利好,跨境执业方面也更便捷。合作区民生事务局副局长冯方丹介绍,目前,澳门的社会工作者、15类医疗人员及建筑、旅游、法律等专业人士,可以在横琴的相 关企业与机构依规执业。“我们还打造了就业对接线上平台,开展就业指导活动,服务好更多想来横琴就业的澳门青年。”冯方丹说。

  “马路两边,一边研学,一边创业”

  2014年,澳门大学迁入位于横琴的新校区,面积比原来扩大约20倍。从上空俯瞰,澳门大学东侧是仅有一水道之隔的澳门;西侧跨过一条马路,就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首个产学研基地——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澳门大学的不少科研成果在这里实现商业转化。

  “智慧城市、先进材料、中医药大健康等澳门的优势学科都能在这里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代院长陈国凯说,科技成果的商业化、产业化想要做出优势,还需结合琴澳特色和本土需求进行创新。他举例,研究院中智慧城市研发中心的相关项目,配套研制了台风预测推演大数据系统,为类似澳门的半岛、海岛及沿海城市贡献防灾减灾智慧方案。

  除了研究院代院长,陈国凯还在澳门大学健康科学学院担任教授。“过去我们在澳门从事医药研究,由于海关政策、运输时效等因素,想要拿到内地的生物样品比较困难。”他表示,如今在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全国各地的样品都能送到实验室中,极大提升了研究效率。

  优化社会服务,琴澳民生深度融合

  理发、吃饭、看电影、做香囊......走进澳门街坊总会广东办事处横琴综合服务中心,到处是欢声笑语,各地方言萦绕耳畔,仿佛一个“大家庭”。

  澳门街坊总会在横琴共设有四个社区服务点位,“我们希望能把澳门的社会服务管理经验、育老育幼服务经验带到横琴,也帮助在此生活的澳门居民适应、融入横琴生活。”澳门街坊总会广东办事处助理主任陈伟良说。

  “我们每天会接待八九十位居民午餐。横琴60岁以上户籍人口,三元(人民币)一餐,80岁以上免费。在横琴办理了居住证的澳门同胞享有同等价格。”陈伟良介绍,到此吃饭的居民大多不是因为便宜,经济需求是其次,社交需求才是首位。“澳门是个社团社会,澳门人习惯在社团中生活。他们在服务中心交朋友,共同参与活动,这是一个两地文化深度融合的过程。”

  63岁的梁爱花在澳门退休后搬到横琴生活已有三年。经常到中心做义工的她是这里的熟面孔,周围人都爱叫她“花姐”。接受记者采访时,她刚刚熟练地帮一位老人理完发。“能贡献一份力量,能帮助到别人,我很开心。”她也常向澳门的朋友介绍横琴生活,“很多人只要来横琴一次,就爱上这里了。”

  采访当天,正是服务中心成立四周年。用简体字、繁体字书写的祝福贺卡挂满墙面:“四岁生日快乐!”“祝琴澳越来越好!”(完)

  2月3日,美国联合航空公司宣布,恢复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和旧金山(旧金山国际机场)之间每周四次的直飞航班。首趟去程直飞航班于1月28日在上海出发,飞往旧金山,回程直飞航班于1月29日从旧金山飞往上海。此前受疫情影响,该航班经停韩国仁川机场。美联航新的直飞计划,令上海到旧金山的飞行时间缩短了2小时20分钟,回程的飞行时间缩短了1小时35分钟。去程航班UA858将于每周一、四、六、日的20:25自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起飞;回程航班UA857于每周三、五、六、日的10:40从旧金山国际机场起飞。所有航班都使用波音777-300ER执飞。

  <strong>重返世界</strong>

  29岁的汪阿锋曾是一名厨师。2019年返乡过年时,他留意到,每次嬉鱼灯很晚才结束,有的游客没地方吃住,还得出村。汪阿锋开始琢磨,家里房间有余,自己又有手艺,为何不开一家农家乐?改造房屋、增添设备、办理证照,不到半年,汪满田河畔农家乐开了门。“元宵节前后,生意好得很。”汪阿锋笑着说。今年,邻居汪来红也打算开上一家,“厨房、餐厅、房间都弄好了,办全手续就能开业。”

  开工的干劲越来越足、家门口生态越来越好、返乡创业者越来越多……近日,本报记者穿梭在城市的工地和街巷,行走在乡村的田间和地头,深入生产生活一线,感受时代的脉动,热情讴歌国家发展与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

  <strong>火树银花 灯月交辉</strong>

  郑文迪是工队里年龄最小的00后,是当天的主要作业人员。他肩上的工具包里,扳子、钳子、万用表、电线一应俱全,加起来有5公斤重。“最重的是灯,一个就十几公斤,一人要抱两个走。”虽然工作刚满两年,但在师傅们的指导下,郑文迪成长很快,干起活来已是得心应手。

刘志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