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贸易壁垒解错中国电动汽车“密码”

来源: 好奇心日报
2024-06-28 23:15:15

  中新社北京6月27日电 (记者 李晓喻)针对中国电动汽车出口的贸易壁垒近期有增多之势。北京学者认为,树贸易壁垒者解错了中国电动汽车发展“密码”。

  继欧盟拟对自华进口电动汽车征收17.4%至38.1%不等的反补贴税后,加拿大近日也表示将就提高中国电动汽车进口关税启动为期30天的磋商。

  此前,美国已宣布将提高对自华进口电动汽车、锂电池等产品加征关税,其中电动汽车税率将从目前的25%提高到100%。

  他表示,欧美对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的指责亦有违理论和事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求关系和产能利用率都是动态变化而非静止的。供给适度大于需求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结果,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把中国新能源产品出口等同于“产能过剩”,不符合经济规律和比较优势原则。

  至于所谓中国“补贴扭曲市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崔凡称,政策引导对新能源产业发展一定意义上讲是必需的。如果坐等市场发挥作用,新能源产业可能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发展壮大,但当前气候危机不断加剧的严峻形势已不允许人们等待太久。

  在崔凡看来,政策干预和引导能够抵消市场不完善带来的弊端,使新能源产业尽快发展成熟。中国近年来对新能源产业实施的支持政策是科学的,也是合理的,符合世贸组织(WTO)相关规定。

  中国电动汽车购置补贴政策早已退出,但目前欧美仍在实施大额配置补贴。不仅如此,欧美还对中国产品区别对待,带有明显歧视性,违反WTO规则原则。例如,法国自2024年起实施电动汽车补贴激励措施,采用中国生产电池的电动汽车可能因为“碳足迹”评分较低而不能获得补贴。

  专家指出,中国电 动汽车快速发展的真正关窍是一系列长期积累的综合优势,以及高水平创新和开放。

  黄汉权认为,中国电动汽车出口竞争力较强,与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完整,人才资源丰富,相关产业进行科技研发布局较早等多个有利条件有关,绝非“保”出来的,更不是“补”出来的。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资深首席专家吴松泉称,创新是中国电动汽车发展至今最重要的经验。一方面,众多车企持续加大创新投入,催生了大量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另一方面,政府在政策支持方面也进行了创新,如发布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加强战略引导,有意识培育市场等。

  据官方数据,2018年中国汽车整车进口平均关税税率已降至13.8%,其中零部件平均关税税率仅为6%,在国际上属于较低水平,并取消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中国进一步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

  <strong>粉丝不理性追星艺人也有责任</strong><br />

  <strong>狠刹餐饮浪费歪风</strong>

  <strong>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优化调整亮点纷呈</strong>

  一是发展基础更加坚实。中国经济体量已超过120万亿元,拥有最完整的产业体系、日益完备的基础设施网络,粮食、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持续增强,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更为坚实。

  告别时,我很庆幸同老鲁打的那个赌。若不是亲身走过这条救火路,哪能体会森林消防员的艰辛和英勇?有了他们,莽莽青山才能无恙。

  “2022年最后一个月的活动数据高于预期。特别是,零售额仅同比收缩1.8%,而市场普遍预期为-9%。更令人鼓舞的是,到2022年底,调查失业率从前一个月的5.7%降至5.5%。”国泰君安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周浩表示,虽然房地产投资仍然疲软(-10%),“但我们相信,由于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整体数据将有所改善。”

赵德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