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报告:2022年全球水产养殖产量首次超过捕捞渔业

来源: 北京商报
2024-06-09 03:24:29

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圣何塞6月7日电(记者范小林)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7日在哥斯达黎加首都圣何塞发布的报告显示,以产量计算,2022年全球水产养殖首次超过捕捞渔业,成为水生动物产品的主要来源。

  2024年《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状况》报告是在为期两天的“沉浸在变革中”海洋行动高级别会议期间公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水产养殖产量达到创纪录的1.309亿吨,首次超过捕捞渔业。

  报告还显示,2022年,全球渔业和水产养殖总产量激增至2.232亿吨,比2020年增长4.4%。

  粮农组织副总干事兼 渔业及水产养殖司司长巴兰赫在会议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水产养殖产量创下新纪录并首次超过捕捞渔业,对保护环境、减少渔业压力意义重大,这意味着可以在不破坏海洋环境的前提下,在抗击营养不良和饥饿方面取得进展。

  报告还显示,全球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其中亚洲约占全球产量的90%,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其他地区仍有很大增长空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生动物产品生产国,占全球总量的36%。

  报告同时指出,全球野生渔业资源可持续性仍然令人担忧,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加快渔业资源的保护和重建。

责任编辑:郭明煜

  3.假冒事件相关人员身份。一些网络账号通过多种方式冒充事件相关人员,借机大肆传播虚假信息。其中,百度账号“ilusions”在网上求救,声称自己为胡某宇本人,目前已被绑架和囚禁。抖音“ssyg800”“96222866030”等账号将自己的个性签名改为“胡某宇姐”“胡某宇表姐夫”,冒充当事人亲属身份。快手“胡某宇的舅舅”“胡某宇哥哥”“胡某宇爸爸”等账号通过新设用户头像、更改用户昵称等方式,多次发布虚假视频。还有个别账号冒充学校化学老师,发布威胁家属私了的视频。

  “2021年7月,河南省郑州市发生特大暴雨灾害,当时河南多地发生供水、供电、通讯线路中断的情况。因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通信专线畅通,中线总调度中心大厅通过金水河节制闸监控摄像头,很快取得了郭家咀水库下游河道洪水过流的第一手数据。”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总调度中心先后分8次,将中线工程陶岔渠首入渠流量调减至50立方米每秒,并开展全线上下游联合调度,控制全线水位,确保安全防洪度汛。

  人工智能是一项变革性技术,但如何得其门而入,真正释放它的生产力,让它成为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仍是一个复杂待解的课题。我们有大量应用,有广阔市场,但仍需要企业、科研机构持之以恒展开基础研究,比如解决大模型训练的瓶颈问题,优化底层基础设施。我们仍需要持续打造有利于研发者沉下心来做出突破性创新的环境,并及时思索技术背后涉及的伦理和监管问题,让技术能够造福社会。

  《伟大时刻》铜雕景泰蓝·金钻计时仪融合景泰蓝、铜雕、花丝烧蓝、钟表工艺、黄金压铸、金属錾刻等多种非遗工艺于一身。由艺术设计教育家常沙娜,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钟表修复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津担任指导,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铜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朱炳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钟连盛,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衣福成,山东烟台传统钟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德国赫姆勒-美时嘉设计研发中心副主任高力跨界联袂创作。

  自古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要处理的三大重要关系之一。梁漱溟曾论及关于人的三大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际关系,以及人己关系。但现代生态危机暴发之前,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后冬奥时代冰雪产业如何发展?

蔡贞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