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低于1元 长春国资出手!

来源: 房天下
2024-07-01 05:37:07

亚泰集团6月30日晚公告,长春市国资委指定由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长春市城市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长发集团”)为主体,以其自有资金,通过上交所集中竞价交易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不低于1.5亿元,不超过3亿元,增持价格不超过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每股净资产1.62元。

同时,亚泰集团股东金塔投资承诺自2024年7月1日起至2025年7月1日止12 个月内,不以任何方式减持其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

金塔投资主要股东为亚泰集团高管人员、所属企业班子成员(总部中层)和核心骨干管理人员。截至公告披露日,金塔投资持有公司股份1.55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4.77%。

在此之前,亚泰集团6月26日晚公告,拟3000万元至5000万元回购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为不超过1.6元/股。回购的股份将在披露回购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12个月后采用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出售。

6月20日,亚泰集团首度跌破1元面值。当时,外界就在猜测长春国资是否会出手拯救公司股价。

在本次增持计划实施前 ,长春市国资委持有亚泰集团2.95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9.08%;长发集团持有公司股份1.1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38%,合计持有上市公司12.46%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长发集团除了是亚泰集团的股东之外,还在与亚泰集团筹划一项重大资产出售。

亚泰集团彼时公告,本次资产出售将有利于公司优化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降低财务费用,提升盈利能力;有助于公司产业转型升级,聚焦主业,进一步做优做强,增强核心竞争力。本次资产出售不会对公司主营业务和持续经营能力构成不利影响。

东北证券2024年一季报显示,亚泰集团持有30.81%东北证券股份,是其第一大股东。

据亚泰集团最新公告,长发集团本次增持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自公告披露之日起,长发集团所持公司现有及新增股份的表决权委托长春市国资委统一行使,长春市国资委与长发集团形成一致行动关系,长春市国资委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吉视传媒在6月25日首度跌破1元面值,吉视传媒次日晚间公告,控股股东吉林广播电视台计划1500万元至3000万元增持公司股份,此次增持计划不设置增持股份价格区间。

另外,吉视传媒全资子公司信息服务公司成为“吉林省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基层防灾项目”中标人,中标金额5399.96万元。

截至6月28日收盘,吉视传媒收报0.91元/股。

据吉视传媒6月30日晚公告,公司拟与控股股东吉林广播电视台进行资产置换,公司拟置出持有的三亚樾城投资有限公司 100%股权,并置入控股股东吉林广播电视台下属的 IPTV 相关资产。经初步测算,本次交易拟置入和置出资产作价均为 7 亿元左右,差额部分由现金补足。

其中,*ST吉药在6月27日收盘报于0.85 元/股,首次出现股票收盘价低于 1 元。*ST吉药6月27日晚公告,公司监事会主席任文安、监事张丽云计划3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合计增持金额不低于400万元、不高于700万元。6月27日,任文安、张丽云已分别在二级市场增持公司50万股股份不计入本次增持计划内。

6月28日,*ST吉药以涨停报收,股价重回1元面值上方,收报1.0 2元/股。

当日,利源股份收报1.04元/股。由于*ST吉药和利源股份当前股价距离1元面值仅一步之遥,因此两只股票的后市走势值得关注。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原标题:股价低于1元,长春国资出手!

  在我国,奈玛特韦仅被批准用于治疗发病5天以内的轻型和普通型且伴有进展为重型高风险因素的成人和青少年(12-17 岁,体重≥40kg);阿兹夫定则片用于治疗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成年患者。

  据悉,此次分红将是贵州茅台自上市以来首次特别分红,也是其首次在同一年度内两次分红。此前,贵州茅台在中报分红272.28亿元,加上本次特别分红,贵州茅台在本年度的分红总额将达547.51亿元,超过其2021年度524.60亿元的归母净利润。

  此外,一些保险产品针对无症状感染者、轻症患者并不赔付。如人保财险旗下一款意外保险,对新冠肺炎确诊最高有5万元保险津贴。但其在产品页面明确表示,只有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九版),经境内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或当地卫健委指定传染病定点医院确诊为“重型”“危重型”时,才会给付保险金。

  华泰新冠疫情保障险和华泰抗疫保则同时下架,其中华泰抗疫保若确诊新冠肺炎可给付3000元;美团保险平台的“新冠抗疫保”也已下架,该产品保费只需9.9元,包含新冠确诊保险金1500元,保障期限3个月。

  利用中国散裂中子源的射频四极加速器技术突破,2020年8月,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加速器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实验装置,可用于癌症治疗研究。这为我国医用BNCT装置整机国产化和产业化奠定了技术基础,有望为肿瘤治疗带来重要技术革新。

  在这一领域,北京之外,上海拥有明显优势,已建和在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14个,遥遥领先。2021年,上海出台《关于加快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其目标是,到2025年,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发(R&D)经费支出比例达到12%左右,力争在若干重要基础研究领域成为世界领跑者和科学发现新高地。

李汉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