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大运河|来自江都水利枢纽的用电单

来源: 黑龙江东北网
2024-06-28 06:11:00

  编者按

  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6月23日,“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采访活动从扬州出发,探寻大运河作为文化根脉、生态绿脉、经济动脉所散发的独特魅力。

  3月20500度,4月40100度,5月8236900度,6月8879600度。这是一份来自江都水利枢纽第四抽水站的用电单,也称得上是大运河的晴雨表。

  今年4月以来,江苏省淮北地区降水明显偏少,气温偏高,部分地区出现中到重度气象干旱。这便是第四抽水站作为江都水利枢纽主力泵站用电量飙升的原因。

  “抽水依靠电力,从用电量就能看出机组工作量。”江苏省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主任钱邦永说,今年淮北偏旱缺水,江都水利枢纽从5月7日起投入抗旱运行,“4座泵站33台机组开了46天,抽水北上。33台机组,3天就能向北输送1亿立方米江水”。

  这样的输送意味着什么?

  在江都水利枢纽展览馆,一张张老照片和工程图讲述着其中的不凡。江苏省水资源分布具有南丰北枯的特点。1958年,江苏省制定了“扎根长江、引江济淮、江水北调”的工程方案。作为“龙头”工程,江都水利枢纽的选址历经多次变化,最终确定在扬州市江都区芒稻闸东侧、新通扬运河处。

  钱邦永介绍,几经波折的选址体现了综合利用的原则。史料记载,黄河夺淮后,苏中、苏北河道多次溃决,扬州及里下河地区水患频发,“将水利枢纽建在芒稻闸东侧、新通扬运河处,既可抽引长江水沿京杭大运河北送,又可使里下河涝水流向新通扬运河”。

  1977年基本建成以来,江都水利枢纽共向北输送1648亿立方米江水,抽排里下河涝水414亿立方米,为淮河泄洪10485亿立方米,为改变苏北地区农业多灾低产面貌、加速发展农业创造了条件,也为苏中及苏北工业、生活用水和京杭大运河通航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时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2013年12月,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正式投入运行,江都水利枢纽又多了一重身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源头。一泓清水从这里出发,利用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输送,依靠沿途泵站攀越13个“台阶”,一路北上,滋润着数十座大中城市。

  “分段治水的思路在古代大运河的修建过程中就有体现,不同的是,我们如今实现了信息化、数字化。”钱邦永说。

  为展示“智水”成果,在集中调度控制中心,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工程管理科副科长袁志波打开了一个名为“江都水利枢纽运行驾驶舱”的系统,各个抽水站、水闸的运作情况一目了然。袁志波说,在这里,最远能控制十公里外宜陵闸的启闭。

  袁志波回忆,过去,闸门通过控制柜操控,工作人员操作时无法看到闸门实时画面,需要两人配合,观察现场情况,夜间启闭更是处于盲开状态,风险较大。2013年起,江都水利枢纽开始探索实施水利工程精细化质量管理,不仅实现了远程监控、视频监控、优化调度,还搭建了工程感知系统和数字孪生平台,实现了实体泵站与数字孪生泵站运行管理的融合。

  第四抽水站泵房内机器轰鸣,7台机组中的4台正在进行它们第6030天的运 作;泵房外水波荡漾,工作桥桥面随机组的运作产生共振。数字世界里,这些细微的变化进入感知系统,形成声纹、振动波,展示着机组设备的“健康”状况。

  淮河水利委员会官网消息,鉴于前一阶段抗旱保灌溉工作有力有效,叠加近日淮河水系降雨过程,流域淮河水系旱情得到有效缓解。决定于6月22日12时终止河南、安徽、江苏省淮河水系的抗旱四级应急响应、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卡塔尔世界杯拉开大幕,一场属于全球的足球盛宴,这不仅是历史上首次在卡塔尔和中东国家境内举行,也是第2次世界杯来到亚洲,上一次还是2002年的韩日仲夏。

2010年,卡塔尔击败美国、日本、韩国等一众“种子选手”,成功拿下2022年世界杯举办权,众人咂舌。随后,卡塔尔更是将“金钱*”的准则演绎得淋漓尽致。

那时的我们是一支年轻的球队,在以1-2输给意大利和乌拉圭的比赛中,我们的表现确实不好。对阵意大利的比赛中,斯图里奇接到了我的低平球传中,攻入一粒漂亮的进球。他的状态很好,但说实话,整个赛事期间我和史蒂文-彼得斯都在想办法照顾他。他是一名需要不断树立自信心的球员,我们必须照顾好他。为了让他上场,我们有很多事情要做。我们需要让他相信,他没有受伤——这事情真是太疯狂了。真的。这花了我太多的时间和经历。我在想:我必须要照顾这个刚抢走我位置的球员,因为我现在踢左路……

我是台州人,娘家有一家生产卫浴的厂家,夫家主要经营五金类厂品,我在福田有两家店。我们只做现金生意,宁可价格低一点。但是2013年,有个约旦客户希望能够赊账,因为他打算在约旦的另一个城市再开一家贸易公司。

其中,世界杯的游客的安置问题,对卡塔尔来说,尤为严峻。

2008年,卡塔尔发布了《2030国家愿景》,核心是通过大力发展经济多元化,到2030年将卡塔尔打造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国民生活水平高的国家。

钱宗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