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放贷款近40亿元!重庆两江新区让更多金融“活水”畅达科创“良田”

来源: 中关村在线
2024-06-07 15:52:56

  中新网重庆6月6日电 题:发放贷款近40亿元!重庆两江新区让更多金融“活水”畅达科创“良田”

  作者 张霁雯

  科技创新有赖于金融支持,畅通的融资渠道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备条件之一。2019年以来,重庆两江新区陆续推出科技成长贷、科技担保贷、科技跨境贷、知识价值信用贷等科技金融债权产品,截至2024年一季度,该类产品累计服务企业1514家,推荐申贷金额约82亿元;获贷企业853家,放款金额近40亿元;累计撬动其他商贸贷款10.37亿元,金融“活水”正源源不断流入科技创新的“万亩良田”之中。

  “随着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公司需加大投入,对流动资金的需求亦不断增加。有了科技成长贷支持,就有更多底气去承接更多订单。”提起当初“及时雨”般的贷款,重庆致贯科技有限公司财务总监陈燕连连点赞。

  致贯科技是一家专为光电显示及消费电子行业提供柔性材料、粘胶材料及膜片的设计、研发、生产及智能装配的专精特新企业。自2019年获得首笔贷款,一路走来,公司累计获得科技成长贷支持6000万元,为生产经营和研发投入提供有力支撑。今年6月,致贯科技以石墨烯柔性材料研发与智能制造为主的总部基地即将投用。

  “科技型企业机器设备、土地厂房等实物资产较少,大多是技术、专利、证书、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往往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重庆海默尼制药有限公司融资主管陈江维说,科技成长贷不需要实物资产抵押,额度高、可连续申请,可以说是为其“量身定制”。

  今年,海默尼制药同样准备申请1500万的科技成长贷,用于药品研制与推广。作为集研、产、销全链条为一体的综合医药专精特新企业,公司正聚焦骨关节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妇产科、耳鼻喉科、儿科5个疾病领域,不断扩充产品管线与销售规模。

  助力企业将无形资产转化为推动自身发展的“真金白银”,是科技金融的内涵之一。据介绍,两江新区科技金融债权产品支持金额从500万元至2500万元不等,最多可连续申请5年,利率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LPR(可在一定范围内上浮)。产品建立了多方协同审核和风险分担机制,为企业“增信”,让银行“敢贷、多贷”。

  “银行初审贷款资料后,作为日常管理运营机构,公司联合两江新区科创局、社会保障局、市场监管局、税务局等职能部门进行合规性审查,再综合评判是否出具推荐函。这一机制解决了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有效提高企业在金融市场的信用度与申贷成功率。”重庆两江新区创新创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兴国介绍。

  “双向奔赴”变“众志成城”

  “我们的切身体会是,获取金融支持的渠道和途径越来越多,越来越顺畅。”正如陈江维所说,各方科技金融服务机构正发挥所长,越来越多的力量集合到一起,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发展,努力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合作银行由1家增至19家,担保机构由1家增至5家......近年来,合作金融机构范围持续扩大,企业融资渠道不断拓宽。

  第一批加入“朋友圈”的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两江分行已累计服务近400家科技型企业,授信26亿元。“合作金融机构增多,意味着形成市场化竞争,推动贷款利率降低、贷款条件优化,从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金融机构通过创投公司这个平台共享信息、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等,也有助于优化风险管理。”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两江分行普惠金融部相关负责人称,除了市场咨询、业务拓展,金融机构还可为科创企业提供上市辅导、并购重组等高端金融服务,支持企业实现更高层次发展。

  闵行区消保委调查还发现,目前不少影院的线上购票平台仅仅以小字标注或滚动播放的形式告知“3D眼镜需自备或到影院购买”,无法保障消费者知情权。闵行区消保委建议影院经营者改进告知方式,设置显著的提示和确认程序,如采用勾选等形式让消费者手动确认,并在结算页面清晰地显示相关选项及金额。

  2月4日一大早,6辆浙G牌照的私家车齐聚到朱口镇政府大院。车主们的老家都在太康农村,常年在浙江务工,经过多年辛勤努力,买上了小轿车,年前开车回乡。如今,在朱口镇党委和政府组织下,15名农民工和8名家属会聚一处,自驾返程,路上也能相互照应。

  “所以,你就要知道现在的人喜欢什么,关心什么,他生活是什么样的,你再去加工提炼,用技巧包装。反过来,你先老想着形式,老想着固有的这个圈层,你跳不出来,内容服务于形式,你就不接地气,脱离生活,也就脱离观众。”

  敬畏自然,珍爱土地,勤劳质朴的茶乡人,精心呵护着这郁郁葱葱的南方嘉木,独具匠心地研制出四季新茶,最大限度开发了茶树资源,收获着富足和美满,这正是对幸福生活最好的诠释。

  沈其荣研究团队将目标对准青枯菌。青枯菌在土壤中可通过侵染作物根部,引起烟草、马铃薯、番茄、生姜等重要经济植物的萎蔫。严重时,可导致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

  一名业内人士告诉中新财经,与2019年消协的测评相比,目前市面上有问题的智能锁大多是低价或三无品牌的产品,随着智能锁相关技术的发展,正规品牌的质量基本可以保障。“尽管早期智能锁存在不少问题,但从技术上来说修改起来都比较简单,多数厂家已经完善。”

吴奕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