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破2000例

来源: 证券时报
2024-06-28 10:13:27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何雪华 通讯员粤红、裴炀)6月26日上午,广东三名志愿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分别救助三位白血病患者,广东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总数在全国率先突破2000例。广东省红十字会负责人到采集现场慰问捐献者,向捐献者颁发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感谢捐献者挽救患者生命的大爱善举。

  捐献者: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第2000例捐献者戴振源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一名儿科医生,2022年9月报名加入中华骨髓库。今年4月,检索证实戴振源与一名白血病患者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相合,他毫不犹豫地同意捐献。之后,经过供患高分辨配型、健康体检等一系列程序,6月26日戴振源为患者捐献了造血干细胞。

  “作为一名儿科医生,我平时的工作中经常接触到重症血液病患儿,深知血液病患者的痛苦和造血干细胞捐献的重要性。能够帮助到别人,我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戴振源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公众,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却能挽救一个生命、挽救一个家庭,盼望更多的健康适龄人士加入志愿捐献行列。

  同天捐献的还有志愿者陈浩和文萍,他们也是今年4月接到与患者配型相合的通知,6月26日为患者捐献了造血干细胞。

  经过四个多小时的采集,三名志愿者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三份饱含着爱心和祝福的“生命种子”由专人分别送到患者所在医院,移植入患者体内,点燃患者生命的希望。

  据广东省红十字会介绍,广东自2001年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倡导“志愿捐献、救人生命”理念,在社会上广泛开展宣传动员,2001年8月广东省实现第1例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2020年12月实现第1000例捐献,2024年6月实现第2000例捐献。

  从1到2000,2000份爱心汇聚,为2000个家庭送去希望。

  从最初的“20年 捐献1000例”发展到如今的“3年半捐献1000例”,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志愿捐献行列,是社会文明进步、医疗技术发展、科学知识普及、公众爱心汇聚的生动写照,造血干细胞捐献,助推文明广东建设,展现大爱广东。

  他强调,相关部门要全力支持企业发展,当好金牌“店小二”,把握“天时”“地利”“人和”的强大助力,推动新大兴新国门建设再上新台阶。

  中柬友谊,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首先,发病机理不同。艾滋病病毒不是冠状病毒,艾滋病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对于其他疾病,艾滋病病毒(HIV)最大的不同在于其攻击人体免疫系统,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不同程度出现免疫功能缺陷。未经治疗的感染者在疾病晚期易于并发各种严重感染和恶性肿瘤。而新冠病毒全称则是“新型冠状病毒”。当奥密克戎毒株侵入人体后,最先受到侵犯的就是呼吸系统,也就是上呼吸道,通常会出现干咳、咳痰、咽痛等症状,但并不是像艾滋病病毒一样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免疫功能缺陷。新冠病毒治愈后,并不会导致更容易感染其他疾病,而且新冠病毒可以治愈。

  北青报:您认为它能够成为现象级作品的原因是什么?

  《计划》明确,协同构建物联感知体系。探索以“开源鸿蒙”操作系统为基础,构建城市感知终端建设管理模式,降低对接成本,加快建设城市级物联感知平台,推动市区物联网平台、各领域专业物联网平台网络与数据互联互通。深化物联感知在城市管理、民生服务、公共安全、交通出行等领域应用,拓展城市道路、建筑、公共设施等固定感知与智能网联汽车等移动感知采集渠道。2023年底前,水电气物联网感知终端数量超过900万,打造20个多功能智能杆应用示范项目。

  经过民警横向排查,重点梳理涉案人员关系网,又锁定犯罪嫌疑人郑某刚、郑某结。针对已经掌握的证据,民警采取了电话联络的“攻心”战术。通过5天的法治宣讲和耐心规劝,郑某刚、郑某结主动投案自首。但因负责销赃的汤某红用的是化名,且汤某红反侦察意识较强,让案件一度陷入了僵局。

柳坤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