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六处遗址考古取得新突破

来源: 潇湘晨报
2024-06-03 00:35:07

  六处遗址考古取得新突破

  本报讯(记者高平、王潇)四犋牛窑子遗址、柳青梁遗址、牛光圪旦遗址、孤子渠遗址、吴家梁遗址、纳林沟遗址……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工作人员在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六处遗址中实现了考古新突破。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工作人员李倩介绍,2023年考古人员对准格尔旗四犋牛窑子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出遗迹现象26处,其中房址11座、灰坑13座、窑址1座、灶1座,出土大量陶片、石器,少数动物骨骼。此次发掘出土 的遗物、遗迹是对准格尔旗地区夏商时期历史资料的重要补充,对研究鄂尔多斯乃至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先秦时期考古学文化、古代人群关系、生业方式等具有重要价值。

  在准格尔旗的牛光圪旦遗址,高海涛根据遗迹形态及出土器物分析判断,Ⅰ区主体年代应在龙山晚期。而Ⅱ区出土陶片年代跨度较大,从仰韶晚期至商周时期皆有发现,但龙山时期陶片占比相对较大,经对灰坑房址形制及其出土器物研究判断遗址主体时代应为龙山时期。他认为,该遗址的发掘与研究对了解内蒙古中南部地区考古学文化序列、社会形态的研究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位于薛家湾镇牛光圪旦行政村孤子渠自然村一处台地上的孤子渠遗址,2023年高海涛共清理灰坑9座,房址5座,出土有石锄1件,圆陶片12件,残断陶环7件及少量残陶片。“不同年代陶片的发现表明该遗址区文化属性较为丰富,为证明本地区文化的延续性提供了有力的证据。”高海涛说。

  吴家梁遗址以朱开沟文化时期遗存为主,考古工作人员齐溶青表示,“通过对动物骨骼的鉴定,发现该遗址以鹿、羊、牛为主,说明除农业以外,畜牧、狩猎在该遗址中也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

  萨姆斯说,白宫将在“适当时候”决定如何回应这些要求,但他指责共和党人把文件问题变成了“政治舞台剧和政治噱头”。

全球多地新冠和流感共同流行

  “真没想到还有条件那么艰苦的学校!”2013年,当明园慈善基金的考察团队来到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的八好小学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校园一角,靠墙摆着大大小小白色的塑料桶,那是学生们自带的储水桶。学校没有自来水,学生们用各自的储备水,淘米煮饭。父母大多外出打工,学生们大多住校,他们得自己做饭。

  为确保接羔顺利,近期,布音楚格拉开始给产羔母驼补饲草料。“春节期间,合作社也要安排人值班,负责挤奶送奶,虽然很忙,但很开心。”布音楚格拉说。

  据介绍,上海人社部门已于1月开启“2023年春季促进就业专项行动”,全力保障重点群体就业。据介绍,今年,上海市人社局将加大对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帮扶力度,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强化创业带动就业等,力争全年推动12万人实现再就业。

  国际咨询公司艾睿铂美洲和亚洲事务合伙人丽莎·唐纳修指出,中国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贸易的政策举措振奋人心。相信中国经济将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

黄佳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