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还是上课?这不应成为选择题

来源: 香港文汇网
2024-06-02 07:23:51

  钱军辉

  我这学期教大二的宏观经济学。这是一门专业必修课,有不定期的当堂测验。结果有学生在开学后第二周就来和我沟通,希望测验日期固定或者可预测,为的是可以调班。是的,是上班的调班。因为他们大二就开始在外面实习了,而且是在学期期间实习,早上9点就要上班,因此,早上8点的课必须“牺牲”,但是成绩不能“牺牲”,因为当堂测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

  和同行交流,发现这一现象并不少见。那么,实习,还是上课,这真的应该成为大学低年级学生的选择题吗?

  1 翘课实习也许能不耽误成绩,但真不耽误学习吗?

  我自己当年在大学没少翘课,所以一贯对翘课的同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过我当年翘课是因为想按自己的节奏学习,所以我是在图书馆自己找书看,让写书的这些老师们教我。

  我现在成了被翘课的老师。但如果学生是为自学而翘课,我会像当年纵容自己一样纵容他们。当然,我会努力让自己的课有趣,而且绝不垄断我的课堂——我会布置课后阅读,让学生也像我当年那样跟很多大师学习。

  对翘课实习的同学,我自然要劝阻,但他向我许诺,他会在不耽误学习的前提下实习。但问题是,翘课实习真的能做到不耽误学习吗?我猜测,他努力不耽误的,只是学习成绩而已。这一点我相信他能做到。但成绩只是度量课程学习质量的一个有缺陷的指标。而且,大学学习的内涵远大于课程学习或者收获课程成绩。

  很多在大学应该经历的、值得拥有的,成绩都不能反映。比如,敢不敢在课堂上发问,有没有质疑过课本,有没有凭借简陋的工具探索未知,有没有培养兴趣,有没有对哪门学科着迷,有没有改变世界的热情,有没有带团队做件了不起的事情……这些,成绩都不能反映。成绩能反映的,还是应试能力,这也是小学到中学已经过度培养的能力。

  要拥有这些成绩以外的东西,就需要来上课,课外还需要闲暇,需要自己组织的校园生活。但大学生课程负担已经过重。一个学期10门课甚至更多,即使不去实习,应付每门课的成绩也已经不容易,闲余之外的校园生活时间本来就很少。再挤出一大块时间给实习,看似增加了未来的确定性,却牺牲了自己的许多可能性。

  2 有高度的学习需要校园里的每一个人参与创设

  真正意义上大学的学习,应该是有高度的学习(higher learning)。有高度的学习,高于被动接受,高于刷题应试,高于泛泛了解,高于拷贝粘贴,高于职业培训,高于麻木前行。有高度的学习,培养主动发问的人,敢于质疑的人,勇于探索的人,有深度的人,有热情的人,有方向的人,有人格魅力的人。

  当然,我必须承认,我自己的课没有这么神奇。有高度的学习需要一个有高度的校园环境,需要很多人,包括老师、学生和行政,一起营造。我的努力方向,是在小小的课堂创造有高度的条件,有条件的话再和学生共同往有高度的地方推一推。

  这个学期,我给学生提了个小小要求:整个学期中,每个人都至少要当堂提问一次。要求提出后,立刻就有同学发问(完成了一个学期的指标),课堂氛围马上就活跃起来。我相信一旦有了发问的氛围,大家就会养成发问的习惯,而这是有高度学习的开端。

  其实大学的目标不用很宏大,也不用很具体。大学要做的,恰恰就是为有高度的学习创造条件,包括优秀的老师、美丽的校园、宽敞的图书馆、完备的体育设施、丰富的选修课和社团活动等等,允许学生更加自主的学习和生活。大学是为学生、为我们社会培养更多可能性的地方。

  对大多数大学毕业生来说,尤其是工作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的意义不在于学过多少知识和技能,而是在工作之前拥有四年“浪费”的光阴——语言能力提高了,见识更广了,更有自信了,更有耐心了,更有品味了,规划过,纠结过,爱过痛过,受过挫折,闹过笑话,又重新来过……

  无论家庭背景如何,大学四年过的都是接近古代贵族的生活,不用干脏活累活,认认真真学“没用”的东西,乐此不疲做不赚钱的事。大学生才有的性格,不甘放下身段,不屑于只做工具,有时候理想主义或者志向高远,就这样形成了。

  3 如果大学生毕业后完全无痛无感融入社会,也许他的大学生活已过于 庸俗

  当然,毕业后免不了要和现实磕碰。但他们在大学也经历过各种挫折,知道怎么应对。如果大学生毕业后完全无痛无感地融入社会,倒是说明大学已经过于庸俗,也说明社会正在失去活力。

  可能是因为对未来的焦虑,早早翘课实习的同学恰恰放弃了大学生活中最宝贵的部分。一旦选择在实习单位干杂活,剩下的时间只够参加学校里最庸俗的活动——追逐分数。多么不幸的选择!

  而且我怀疑,翘课实习对未来求职的帮助也是被夸大了。真正好的公司,会看上大二就花大量时间实习的学生?这跟招收高中或专科学历的员工有多少区别?年轻的简历里排满了实习经历,真的能加分多少?事实上,我在和不少企业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企业虽然重视学生的实习经历,但是并不欢迎那些在大学低年级时期就花费大量时间实习的学生。因为在不少企业看来,这除了意味着学生的专业基础不够扎实,说明了他们的学术水平不够,还说明学生的功利。

  最后,我鄙视那些在学期期间招收低年级实习生的公司。至少在假期来临前,请放过迷茫的大学生。(文汇报)

  为期两年的“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也已于2022年底开始接受申请。合资格人才包括过去一年年薪达250万港元或以上的人士,以及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并在过去5年内累积3年或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士等。特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日前介绍,“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推出约两周后已接获逾5300份申请,平均每日有350份至400份,当中约六成已获批,各界反响热烈。

  预计18日中午至19日夜间,东海南部海域、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洋面、巴士海峡、南海大部海域、北部湾将有6~8级、阵风9~10级的偏北或东北风;渤海、渤海海峡、黄海大部海域将有6~7级、阵风8级的偏北风。

  深交所坚持服务科技创新,聚焦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截至2022年年底,在深证100指数样本公司中,先进制造、数字经济和绿色低碳三大领域权重合计占68%,较2012年年底的32%实现翻倍增长。

  中国冬虫夏草的产量占世界产量的98%,而青海冬虫夏草占中国60%以上的产量,是世界冬虫夏草当之无愧的主产区,也是青海省虫草产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冬虫夏草天然资源十分宝贵,因此也被称为“软黄金”。

  释放住房消费潜力的途径之一,是降低消费成本,即降低个人住房贷款利率。2022年以来,“房贷降了”已成为市场的共性现象,其背后是一系列支持刚性住房需求、降低购房者财务成本、释放消费潜力的政策措施。2022年5月,首套房利率的下限降至5年期以上LPR减20个基点,二套房暂时不变;2022年9月,阶段性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符合条件的城市政府可自主决定在2022年底前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新发放首套房利率下限。2023年1月,“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建立,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的城市,可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

  《小芮说新闻》在电视台播出的画面中,手语框大小不好调整,但在节目的网络版本里,手语框可以调为屏幕的四分之一。

张淑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