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设计如何跨界数字艺术?业者共聚探讨前沿发展

来源: 人生五味
2024-06-29 15:09:15

  中新网北京6月27日电 (记者 应妮)生物设计是什么?如何与人工智能结合?跨界数字艺术又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一场跨界科技、艺术和商业的论坛日前在京举行,为艺术相关业者和创作者提供了一次拓展想象力的前沿分享。

  国际知名数字艺术家、美国新州罗格斯大学终身正教授谭力勤应邀在北京服装学院作演讲,深入探讨了生物设计的核心概念、形态、分类及其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他指出,生物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我们可以从大自然学习,创造更可持续的生活方式。通过在生物设计专业的学习,业者将重新定义能源、水、空气、废物和材料在设计中的使用。

  谭力勤将生物设计定义为一门融合了生物学、设计学和艺术学等的跨学科艺术创作与设计学科,并探讨了合成生物设计和量子生物学等新兴领域对未来的影响,同时展示了许多国内外的生物设计作品,如北京服装学院学生的《液态盔甲》。同时,他强调中国亟须在全球产生深远影响的未来学家,并希望北服学子能够承担这一责任。

  谈到数字艺术展览如何链接新世代新消费体验,数字艺术中国创始人王泊乔作为策展人参与的京东方苏州湾数字艺术馆,现已成为行业数字艺术公共服务场馆的标杆之一,不仅给博物馆、美术馆等有了形式创新的启发,同时将媒介变迁带来的艺术发展史,通过数字技术巧妙浓缩在“灵境数字艺术展”的有限空间,展示科技与艺术融合之美的无限可能。

  芒果美术馆在湖南扮演着潮流艺术的重要角色,尤其吸引年轻观众。该馆馆长邱天强调,美术馆不仅展示艺术作品,更通过引入VR、AI等新技术以及与其他文化机构合作,为观众提供更具吸引力和互动性的展览体验,“美术馆的使 命在于引导年轻人的审美,避免低俗,沉淀真正的美感,打造真实的艺术消费场景”。

  teamLab是国际知名数字艺术团队,其在北京的 teamLab无相艺术空间目前是亚洲最大的沉浸式艺术空间。副总经理杨文婷介绍,该空间自2022年开业以来,20至30岁的观众年龄段持续增多;今年还单独开辟了约500平方米的Cube空间,为中央美院学生提供毕业作品展示场所,“通过这一合作,我们不仅为年轻艺术家提供了展示平台和发展机会,还推动了数字艺术的普及和教育,促进艺术与社会的深度融合”。

  据悉,此次论坛由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和数字艺术中国共同主办。(完)

  在丈夫被迫流亡他国期间,卡斯特罗从街头登上政治舞台。她在首都组织了多场大游行,抗议军方武力夺权,要求允许丈夫塞拉亚回国并恢复其总统权力。英国《卫报》称,卡斯特罗领导了洪国近代史上最大规模的抗议活动。

  “近两年招商都越来越难。”上述工作人员表示,全国同样竞争能级的平台之间,“越来越内卷”。招商是挖存量优秀企业,需要拿出更多的资源去竞争,甚至以项目做交换,最终导致成本过高。

  他说,从研究生教育来看,需要围绕就业市场需求来调整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科学做好不同学历类型的培养方案,差异化进行人才培养。针对当前我国专业人才不足的现实,不断加大专业型学历招生比例,加快发展职业高等教育,扩大研究生层次职业教育招生规模。

  对于一些反华分裂分子在联合国框架下公然污蔑中国的行径,朱颖表示,中方应提高自身音量,同时建议联合国对组织会议的申请程序、批准条件等方面进行修改,现在门槛过低,导致一些立场偏颇、缺乏公信力的非政府组织混入其中,造成鱼龙混杂的局面。此外,除人权专门组织之外,商会等了解新疆真实情况的中国组织也应积极到联合国等机构发声,将新疆真实的发展情况、新疆人民的生活状况告诉全世界。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省人才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周仲高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谈到,考研“高考化”现象虽然表面上体现青年人追求更高学历,有个体追求成才的积极方面,反映了社会对更高学历人才的需求,但若从更深层次分析,应试化的考研现象出现更多带有被动因素,就业难、就业门槛高,迫于就业压力而选择继续深造的人数占有一定比例。

  国务院机关党组副书记吴政隆参加审议。黑龙江代表团团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许勤主持会议。代表团副团长梁惠玲、张巍、王一新、于洪涛、贾玉梅,以及傅自应参加审议。

詹梦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