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重镇甘肃武威开启高铁生活

来源: 新闻报刊
2024-06-30 00:34:15

  中新网兰州6月29日电(杨艳敏 许恒铭)6月29日10时50分,一声雄浑嘹亮的列车汽笛响彻甘肃武威东站,身披白甲的“和谐号”动车组从新乌鞘岭隧道疾驰穿行,在兰张高铁兰武段上逐丝路而行,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大美河西带来更大机遇,为凉州古城武威及沿线民众开启“高铁生活”全新时代。

  兰张高铁兰武段设计时速为250公里/小时,穿越海拔3562米的祁连山乌鞘岭,直达红色古浪、凉州武威。这条新建线路长194.261公里,其中桥梁74座,隧道16座。最长桥梁为永登特大桥,全长10.653公里,最长隧道“新乌鞘岭隧道”为全线控制性工程,全长17.125公里。

  为确保兰张高铁兰武段高质量开通运营,国铁兰州局兰州客运段遴选组建出最优秀的高铁乘务班组,对线路特点、服务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等内容开展系统性、专业性学习培训,以最饱满的热情和最高的服务标准担当好本次新线开通运营的乘务工作。

  “新线开通对于我们这些从天祝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意义重大,我恳请车队批准我加入到新线的乘务班组中,为家乡出一份力。”就在兰张高铁兰武段开通运营前夕,一则消息发到车队队长张建昶手机上。

  发这则消息的是兰州客运段高铁二队的列车员龙海珊,这名1996年出生的藏族姑娘,自从几年前听说高铁要修到她的家乡时,就万分期待。

  此刻,龙海珊正如愿值乘在兰张高铁兰武段首发列车上,当列车驶过天祝西站时,龙海珊在车门口久久伫立着向外张望,那边是她从小住过的房子,一闪而过的是她曾经的学校……如今,身穿着高铁制服的龙海珊透过车窗望向家乡,心中满是自豪和喜悦。

  与龙海珊静谧的幸福相呼应的,是车厢里热闹非凡的活动现场。“逐丝路,踏歌行,见凉州”列车主题活动正在旅客的欢呼与阵阵掌声中火热进行着。

  “在高铁上工作了这么多年,值乘家乡车、服务家乡人,是我梦寐以求的时刻。”在众多扮演历史人物的列车乘务员中,担当新线乘务工作的列车长李卓阳,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武威人。

  当得知新线即将开通后,李卓阳既紧张又激动,除了带领班组高质量完成日常学习和筹备工作外,他还特意找来介绍沿途各地的旅游攻略图册,让班组每个人都准备在乘务箱里,搜集沿途各地的名胜古迹、地道美食、风景人文等资讯给班组“补课加餐”,为旅客提供旅游咨询、推荐旅游攻略,盼的就是在自己担当乘务工作的时候,用西北人骨子里的热情迎接五湖四海的朋友。

  兰张高铁兰武段的开通,使兰州至武威的行程由原来的三小时缩减至两小时以内,有了高铁 的加持,轻松游览兰张高铁途经城市,沿丝路古道,看河西走廊古今同框的壮美画卷徐徐展开。(完)

  提起扬州,人们都会说起闻名于世的“三把刀”。“扬州三把刀”其实是指烹饪、沐浴和美发三类传统的服务行业。俗话说:“三分手艺,七分家伙”,没有过硬的工具,再精湛的技艺也很难发挥到极致,而得胜桥就是以出售厨刀、理发刀、修脚刀这“三把刀”而闻名,是远近闻名的“刀剪一条街”。如今置身得胜桥已经听不见铁匠叮叮当当的锤打声,但琳琅满目的“三把刀”总能吸引不少老扬州和外地游客前来“淘宝”。

  热气腾腾的花馍出锅,色彩艳丽,香气四溢,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更是承载着祥和、团圆和那份对家的味道的深深留恋。

  在聚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方面,新疆优势资源开发利用实现重大突破,其中能源集团成功竞得轮台北等4个油气探矿权、新能源集团获得“疆电外送”第三通道百万千瓦风光储项目等;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2022年共有300个项目开工,完成投资386.38亿元,同比增长29.5%。

  会上,李家超公布,考虑到社会已建立牢固的混合免疫屏障、疫情下本地医疗系统防治能力提升、与内地“通关”后未增加疫情风险、社会和市民对新冠处理能力提升等因素,将于本月30日起正式撤销确诊者“隔离令”。

  本次活动的策划、策展及承办单位BRTV化境工作室,一直致力于打造“只此东方色——五色”文化IP,通过高科技赋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化境工作室将贯彻“只此东方色”的初创思想精神,将此文化IP充分落地,从方方面面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是中国三年抗疫的不变遵循,是中国伟大抗疫斗争的真实写照,更是中国共产党对14亿多人民的庄严承诺。

杨德法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