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感“牵手”民族风 呼和浩特一中学打造3D打印版“太空电梯”

来源: 新华社
2024-06-29 23:32:20

  中新网呼和浩特6月28日电 题:未来感“牵手”民族风 呼和浩特一中学打造3D打印版“太空电梯”

  中新网记者 陈峰

  随着按钮的按下,一个绘有蒙古包祥云图案的轿厢启动,同学们全神贯注,屏气凝神地注视着它缓缓上 升,随着轿厢顺利通过中部,成功到达顶部,教室里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这一幕发生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的课堂上。该校的20余名初中生利用一学年的时间,通过参考多种影视作品及图文资料,利用三维建模和3D打印技术,打造了一个未来感十足的“太空电梯”模型。6月28日,他们的作品正式通过试验。

  作为本次项目的发起人,初一年级的学生刘茵告诉记者:“《流浪地球》电影中的太空电梯一直让我难以忘怀。直到来到3D打印社团有了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能够把这个虚拟的东西转化成现实。于是我号召同学们跟我一起把它做出来。”说话间,刘茵看着身后真实可感的“太空电梯”眼神里流露出成功后的喜悦。

  3D打印课教师贾爱楠介绍:“太空电梯”模型的建立,历经从选题到三维建模再到3D打印3个阶段。“我们融合了太空装备科技构想和3D打印相关知识,完成了这样一个作品。同学们需要团队协作,在这个设计制作过程中可以充分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和科技创新能力。”

  随着近年来《流浪地球》等科幻主题影视作品的问世,“太空天梯”这一超现实主义的设计进入了民众的视野。记者看到,同学们打造的3D打印版“太空电梯”模型高约一米,细节精致,其中马头造型的柱子,祥云样式的图纹十分亮眼。

  团队成员张溥舒扬手拿平板电脑,将她手绘的设计稿与“太空电梯”成品样式反复对照。

  “在对‘太空电梯’外观进行设计时,我提出了加入蒙古族元素让它变得更有特色,于是我设计了带有马头造型的柱子,并参考了蒙古族传统的祥云纹样,希望让科技与蒙古族元素结合起来,使我们的作品具有民族风。”张溥舒扬说道。

  记者了解到,同学们为了尽可能地还原他们心目中的“太空电梯”,课下多方搜集资料,课上专注于三维建模,还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

  任炜杰是电路组设计者之一,为了解决轿厢上下运动、传动方式以及电机位置安放等问题,他和小伙伴们一起进行了数次模拟实验。“失败对我们来说是家常便饭。”任炜杰笑道,“最终我们选择将电机放在‘太空电梯’顶部,传送方式选择电机加齿轮传动,这才使‘太空电梯’模型终于运转了起来。”

  看着已经大功告成的“太空电梯”,学生李依峰说:“将来我想做一名科技人员,虽然这个职业不像航天员那样英勇,但是我想成为他们背后默默付出的那一个。这次制作‘太空电梯’模型,是我为这个梦想迈出的第一步。”

  3D打印课程作为该校的特色课程,致力于提升学生们的科技素养。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科研处主任任慧敏表示:“通过这次科技教育的实践,促进了学生们跨学科的学习和知识整合,使学生有机会面对各种问题和挑战,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完)

  据悉,在上海的隔离检疫期间,北京动物园专家团队将驻场全天24小时陪护,针对“丫丫”高龄、生活环境变化等特殊情况,精心做好饲养护理、健康监测和诊疗诊治等,陪伴“丫丫”度过一个月的隔离期,尽快适应回国生活。

  “大熊猫‘小丫’没了,真的假的?”近日,关于大熊猫小丫去世的话题引发网友讨论。网友在晒出“小丫”走红的丸子头网图时,也晒出了陕西省林业局关于“小丫”去世的回复。回复显示,“小丫”于2022年6月12日死于尿毒症。

  再往前倒,新德里还计划在喜马拉雅山山麓的印中边界修建一条长达4.1公里穿山隧道,这样的话,“全年任何时候都可以进入‘拉达克’”。

  每一位孩子都可以从零开始,做一支属于自己的水火箭。最基础的一级水火箭居多,成品高一米二左右。历经十几节课,大约一学期的时间便可完成,孩子们还可以随着王印一起参与多次发射。

  一位不愿具名的中科院某基础研究所所长对《中国新闻周刊》说,目前,各类项目来源不一,都有各自管理部门,比如科技部、基金委等。研究所对科学家所在的课题组只有保障义务和财务管理责任,但因为项目不是自己选的,所里既没有资源、也没有权力对项目任务进行调整,同时也不对项目的缺失或对错负责。

  在4月27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毛宁介绍通话的有关情况并强调,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以来,中方一直在为和平发声,为和谈尽力,国际社会对此有目共睹。中方立场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劝和促谈。中方将继续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发挥建设性作用。

林佑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