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5%!6月制造业PMI与上月持平

来源: 猫眼电影
2024-07-01 07:03:37

  每经记者 陈旭    每经编辑 张益铭    

  6月30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6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运行情况。数据显示,6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保持在49.5%,与5月持平,显示出制造业整体景气度基本稳定。与此同时,6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5%,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显示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在解读数据时表示,6月份,制造业PMI与上月持平;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比上月下降0.6和0.5个百分点。从产出看,我国经济总体保持扩张,但持续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

  生产表现整体强于需求

  数据显示,6月大型企业PMI为50.1%,略高于临界点,但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表明大型企业的生产活动略有收缩。相比之下,中型企业PMI为49.8%,小型企业PMI为47.4%,虽然位于临界点下方,但比5月份均有所上升,尤其是小型企业PMI,相比5月份的46.7%回升了0.7个百分点,表明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有所改善,也显示出市场仍具有一定的活力和韧性。

  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主要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为50.6%,略低于5月的50.8%,但依然高于50%的临界点,表明制造业生产活动继续维持在扩张状态。新订单指数为49.5%,较5月的49.6%略微下降,并且低于临界点,说明市场需求景气度有所减弱。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6%,比上月的47.8%有所下降,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下,表明制造业原材料库存量在减少。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6月生产指数延续下行趋势,主要是受需求不足拖累。6月生产指数能够继续保持在扩张区间,主要与当前外需拉动较强、企业消化前期积压订单(6月在手订单指数下行0.3个百分点)以及近期基建和制造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等因素有关。

  需要注意的是,6月生产指数与新订单指数分别处于扩张区间和收缩区间,表明当前宏观经济“供强需弱”格局明显,而这也会制约下半年物价回升势头。预计下半年CPI同比将继续在1.0%以下的低位运行 ,三季度PPI同比回升至正值的难度较大。

  6月份新动能持续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与6月制造业PMI相关的价格指数双双出现回落。

  赵庆河表示,受近期部分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和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1.7%和47.9%,分别比上月下降5.2和2.5个百分点。从行业看,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下降幅度较大。

  王青表示,6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8.3%,与上月持平,连续两个月处在收缩区间。这与5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指数升至50.5%、连续5个月处于扩张区间相背离。不过这也表明,在今年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国际贸易回暖态势有待进一步观察,外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宜过度高估。

  王青判断,受上年同期低基数及3月和4月出口新订单指数处于扩张区间等带动,6月和7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速有望升至两位数。但后期新出口动能恐有所减弱,届时出口增速可能出现回落。

  赵庆河解读数据时还表示,6月份新动能持续增长。从重点行业看,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2.3%,比上月上升1.6个百分点,连续8个月保持在扩张区间;装备制造业PMI为51.0%,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保持扩张,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新质生产力继续发展壮大。高耗能行业和消费品行业 PMI 分别为 47.4%和49.5%,继续低于临界点。

责任编辑:何松琳

  记者离开时,付天泽和他母亲又走进大棚,采摘已经成熟的小番茄,并按照颜色、大小分装,等待客户上门取货。等回到家后,付天泽匆匆吃完晚饭,又开始在书桌前,整理母亲的种植经验。

  编辑:张南琦

  《通知》还要求各银保监局加强属地监管,引导各公司合理设定各地区自主定价系数均值范围和手续费上限,同时持续做好车险市场监测和车险费率回溯监管,确保车险市场运行平稳有序。

  邢鑫称,若刘鑫有银行存款,则可划拨到法院账户,以支付江秋莲,执行结案;若刘鑫没有足额银行存款,法官可根据网络查控查找到的其他财产情况及申请人提供的财产线索,制定执行方案。随后,制作裁定书、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相关单位协助查封、扣押被执行人的不动产、机动车辆、证券、股权、公积金等其他财产,并启动财产处置措施。

  107股中也有个股是遭到了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减持。

  事实上,不仅是深圳,山西、陕西、云南等多地均已出台鼓励生育“二孩”“三孩”的补贴政策。此外,各地还相继出台住房、育儿等相关措施并正在逐渐优化,用组合“政策包”落实国家生育政策,推动从生育到积极生育。专家表示,政策的扶持可以缓解当下生育率低的问题,但生育政策的调整优化也是个长线工作,需要国家、地方和企业的共同发力才能持续显效。

蔡佩珊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