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兑美元一度走低1% 创逾一个月来最大跌幅

来源: 直播吧
2024-06-06 01:01:34

  随着美国经济数据推动美元走高,日元创出一个 多月来的最大跌幅,终结兑美元两日连涨的势头

  日元兑美元周三一度下跌1%至156.48,创下5月2日以来的最大盘中跌幅。日元早盘走弱。随着美国ISM企业活动数据提振美元,日元扩大跌幅。

  “美元/日元的走势仍取决于关键的美国数据,”野村国际外汇策略师Yusuke Miyairi周三早些时候表示,“市场仍需要一个催化剂来继续平仓套利交易头寸,短期内该催化剂可能是周五的美国非农就业数据。”

  此番走低表明日本当局为阻止日元下滑而采取的措施迄今为止效果有限。日本财务大臣为政府创纪录的汇市干预辩护,称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效果。日本财务省披露的数据显示其在4月26日至5月29日期间花费了9.8万亿日元(627亿美元)来支撑本币。

  然而,美国与日本的利差继续令日元承压,交易员警惕任何有关美联储今年可能降息的迹象。

  周三,日元是兑美元表现最差的G-10货币,其次是瑞士法郎和加元。日元兑美元今年已贬值近10%。

  “美元/日元将永远像压在水下的沙滩球——无法长时间将其按在水面下,”Jefferies Financial Group Inc.的全球外汇主管Brad Bechtel表示。他预计该货币对将在155-160的区间徘徊“一段时间”。

责任编辑:杨淳端

  对此,一名大熊猫研究专家在接受上游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大熊猫的1岁,相当于人类的3.5岁左右,由此推算,“小丫”处于青壮年阶段。至于尿毒症的发病原因,有多种原因,包括自身、环境以及食物等,具体发病原因要具体分析。不过,相对大熊猫老龄阶段,幼年、青壮年阶段患尿毒症的发病几率的确较低。

  从研发投入总量看,2022年,中国研发经费(R&D)投入规模首次突破3万亿元大关,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其中,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1951亿元,占全部研发经费的比重为6.32%,相较十年前的4.8%,已是一个很大的提升,但仍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15%~25%的平均水平。王贻芳认为,中国基础研究的问题,一方面与总体的投入比例不足有关,更关键的症结在于,6.32%的经费也没有得到相对合理的分配,造成经费的使用效益不高。

  唐纳德•卢进而得意洋洋地将美国对印度的实际支持广而告之:“我们在2020年加勒万冲突期间展示了这种决心”,也同时表示华盛顿将在信息、军事装备、演习等方面进行力挺新德里。

  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将于4月底在“拉达克地区”列城举行G20“青年峰会”,这被认为将“向中国释放明确信号”。就在上月底,由印度科技部主办的一场G20相关边会刚刚在伪“阿鲁纳恰尔邦”(我藏南地区)举行,中方拒绝出席。

  在某种程度上,这应该算是对英国过去一段时间涉华激进路线的一种纠偏,也是想重回英国的平衡外交传统。据称,克莱弗利还将制定一个英国版的“对华三分法”,即在重要领域“限制中国”;加强与“印太”盟友的关系;与中国直接接触以促进稳定关系。有分析认为,在英国政界对华敌意浓厚的氛围下,前两者更多是出于“政治正确”,以避免政敌的攻击,而第三点,也就是加强对华接触,才是克莱弗利最想表达的。

  他对《环球人物》记者表示,快80岁时的黄令仪仍然每天到公司上班,拖着鼠标在电脑上查电路。他想说不要这么辛苦了,黄令仪脱口而出一句话:“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

谢婉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