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属机器人“摄影师”为嫦娥六号拍下月背工作照

来源: 气象小秘书
2024-06-07 18:51:17

  中新社北京6月6日电(记者 郭超凯)中国国家航天局4日发布了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的合影。月球上这张合影在网络上刷屏,不 少网友好奇这是如何拍摄的?“摄影师”又是谁?

  这张合影由嫦娥六号携带的“移动相机”自主移动并拍摄、回传。记者6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获悉,这台“移动相机”是该院研制的月面自主智能微小机器人。

  据介绍,月面自主智能微小机器人是一个5公斤级智能机器人,可以在月球表面自主智能移动。在嫦娥六号奔月和落月过程中,这台小机器人一直悬挂在着陆器的侧板外。

  嫦娥六号完成月背采样后,这台小机器人自主分离到月球表面,自主移动到合适的拍摄位置、自主选择拍摄角度和自主构图并进行成像位置的智能优化,最终拍摄了这幅着陆器上升器组合体在月球背面的第三视角真实图像。

  月面自主智能微小机器人的另一个任务是验证自主智能技术。自主智能是未来深空探测的发展方向,在科技创新项目的支持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取得一系列相关技术成果,此次在嫦娥六号上是一次难得的验证机会。

  同样作为可以在地外天体表面行走的移动平台,月面自主智能微小机器人与“玉兔号”月球车有何不同?从体量上看,“玉兔号”月球车相当于2个成年人的重量,而这台小机器人要小得多,仅有约5公斤。别看它小,功能却很强大,其自主智能水平显著提升,硬件的高集成轻量化特点突出。这是研制团队在人工智能领域集智攻关的结果。

  月面自主智能微小机器人记录下的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的珍贵合影将成为经典瞬间;这一创新实践标志着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向自主智能迈出了坚实步伐,将对未来月球科考产生积极影响。(完)

  “一开始,我也是体验中国民俗的‘客人’,后来我是帮其他外国朋友了解中国的‘主人’。”赵亮相说,这些年,他在义乌认识了很多不同国家的人,朋友圈越来越大。闲暇时,他还会约上几位好友爬山,目前已经去过3次黄山、5次三清山。

  与此同时,竹乐团也在探索竹乐器演奏和云南民族歌舞相结合的表演形式,推出了一部部异彩纷呈的音乐舞台作品。其中,音乐剧目《秘境云南》展示了彝、傣、哈尼、瑶等民族的音乐文化,在贵阳、武汉、长沙等城市巡演50多场次,让中国各地观众近距离感受云南竹乐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驻毛里求斯大使馆日前在路易港举办2023年春节招待会,中毛两国各界代表600余人出席。中国驻毛里求斯大使朱立英夫妇与毛里求斯总统鲁蓬夫妇、总理贾格纳特夫妇等共同祝酒,祝愿中毛两国繁荣昌盛,两国人民幸福安康,两国友谊地久天长。

  除夕夜(1月21日晚),复强受邀与刘国军以及另外十多名华人老乡在一家餐厅就餐,大家还在一起噼噼啪啪地放了鞭炮。

  羊角村位于荷兰东北部上艾塞尔省,其蜿蜒交错的运河、错落有致的木桥和素雅质朴的茅草农舍等形成风景如画的水乡特色。近年来,羊角村的田园风光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荷兰旅游局数据显示,首都阿姆斯特丹是最受中国游客欢迎的目的地,其次便是羊角村。

  “能听到我说话吗?能听到我说话吗?”民警试图与该旅客进行交流,但其始终眼睛紧闭、无意识回应。刚被放下平躺,该旅客的四肢变得僵硬并再次抽搐、口吐白沫。民警见状立即将其紧闭的嘴巴打开,并找来尺状物抵在其臼齿之间,保持病人的呼吸道畅通,防止其咬伤舌头。

蔡浩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