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分界洲岛海域移植海底珊瑚 助力海洋生态修复

来源: 山西新闻网
2024-06-09 09:56:54

  中新网海南陵水6月8日电 (张月和)6月8日正值世界海洋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底珊瑚移植活动在海南分界洲岛海域进行,向参与潜水项目的游客展示珊瑚保育部分过程及成果,助力海洋生态修复。

  2024年“嘿,潜水吧!”分界洲岛潜水主题系列活动于6月6日至8日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举行,众多潜水行业从业者、海洋类高校及科研院所专家围绕潜水行业未来发展及珊瑚保育等内容展开探讨和分享。

  海南分界洲岛旅游区海上运动中心项目总监郑帅介绍,此次活动用来移植的珊瑚是从海底捡拾的因海浪拍打断掉的珊瑚断枝,这些断枝将通过扎带固定在此前投放海底的珊瑚种植架上,便于珊瑚继续生长。

  据了解,分界洲岛海域自2004年起,由景区与海洋科研单位联合开展珊瑚移植保育等海洋生态修复工程。二十年来分界洲岛海域海底珊瑚保育面积超一万平方米,局部浅水区域珊瑚覆盖率达30%至50%。郑帅说,珊瑚覆盖率提高后,海域海洋生物数量逐渐增多,一些以前没有见过的海洋生物种类也开始在分界洲岛海域“安家”。

  来自湖南长沙的游客李悉璠潜水经历丰富,曾前往世界各地不同潜点探索海底世界。她说,在海洋生态环境好的海域,可以看到色彩艳丽的珊瑚群和较大型的海洋生物,潜入海底近距离观察,更能体会到保护海洋生态的重要性。

  海南国际蓝碳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王爱民表示,海洋保护要久久为功,科研端要攻克珊瑚有性繁殖课题,提升珊瑚种植效率;加强海洋管理,避免渔民拖网捕鱼,找到海洋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点,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提升民众的海洋环保意识,尤其加强中小学生海洋教育,通过潜水、参观海洋主题博物馆等方式 宣传相关知识,在全社会营造海洋保护氛围。(完)

  1月8日起,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随着春节临近,城市务工返乡人员增多,基层卫生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受到广泛关注。如何提升我国基层卫生机构患者救治能力和农村地区新冠重症救治能力?针对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作出解答。

  走进军山街卫生院药房,只见药架上摆满各类解热镇痛药。

  “我们克服简单从轻、单纯打击和帮教形式化倾向,全身心投入惩治与保护并重、教育与挽救并行的未成年人司法办案中。”屯昌县检察院副检察长曹树旗告诉记者。

  在一线工作实践中,黄慧梅长期与老人们打交道,了解到他们晚年生活所面临的痛点难点。她建议,广东尽快在全省范围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立养老行业从业人员“红黑榜”,其中,对存在弄虚作假以及在实际经营中发生严重损害老人合法权益的公司和人员,纳入“黑名单”。

  <strong>新能源汽车成为新年货</strong>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16/258316544.jpg" alt="" />

詹婉心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