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楼市新政虽迟但到,算算这次你能省多少钱?

来源: 海外网
2024-06-28 03:07:48

  与上海一致!北京楼市新政虽迟但到,算算这次你能省多少钱?

  第一财经 作者:亓宁

  北京楼市新政靴子落地。6月26日,北京市住建委、央行北京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分局、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联合下发通知,出台多项措施调整房地产政策,涉及最低首付比例、公积金及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以及优化多子女家庭首套房认定标准、支持“以旧换新”等。

  具体看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方面,北京首套房贷最低首付比例由30%调整至20%,二套房五环内、五环外分别降至35%和30%。

  贷款利率方面,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由LPR+10BP调整为LPR-45BP。按照6月20日5年期以上LPR最新报价(3.95%),调整后利率下限为3.5%。

  二套住房分为五环以内和五环以外。其中,五环以内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LPR-5BP,五环以外调整为LPR-25BP,调整后分别为3.9%、3.7%。

  由此来看,北京此次房贷政策调整后,首付比例、房贷利率下限等基本与上海保持一致,不再是全国最高位。综合来看,此次北京首套房贷利率降幅在45~55个基点,二套房贷利率则下降了65~80个基点,整体较上海调整幅度更大。首付比例调整幅度为首套下调10个百分点,二套下调10 ~15个百分点,与上海相当。

  大约一个月前的5月27日,上海率先出手,“沪九条”打响了一线城市楼市新政第一枪。其中,商贷首付首套从30%降为20%,二套首付由50%降至35%,重点六区由40%降至30%;商贷利率首套由LPR-10BP(3.85%)降为LPR-45BP(3.5%),二套从LPR+30BP降至LPR-5BP(3.9%),重点六区二套由LPR+20BP降至LPR-25BP(3.7%)。

  值得关注的是,此前北京二套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的差别主要在于是否为城六区,本次调整为五环内外,与4月30日限购政策调整区域范围一致。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对记者表示,这将更有利于政策落实和执行。

  去年以来,北京多次小步调整楼市政策,包括松绑通州区限购、离婚限购、五环外限购等,带来一定提振作用,不过持续性表现不强,分化明显。随着“517新政”推出尤其上海先动,市场对北京出台新政的预期持续升温。

  第一财经记者彼时在北京市场走访过程中了解到,过去一个月北京楼市已经有了明显回暖迹象,当时有中介介绍时提到了“月成交量环比翻倍”“上周末成交量久违达到2000套左右”等情况。但也有北京中介人士对记者表示,当前市场成交呈现两个极端,以前期政策松绑的通州区为例,成交的客户群体一方面是预算在300万元以下的年轻刚需群体,另一方面是预算在500万元以上的改善型群体,中间群体的成交很少。

  回顾来看,北京最近一次调整房贷政策是在今年4月,系“离婚限购”政策废止后的配套调整,通知称,自4月23日起,相关房贷政策也将进行调整,即离婚不满一年的房贷申请人,如家庭名下在北京市无成套住房,执行首套房信贷政策。

  从房贷政策整体情况来看,去年12月,北京、上海同时释放楼市利好,对首付比例、房贷利率、普宅标准、最长贷款期限等进行了优化。

  陈文静表示,北京跟进“517新政”,是全国最后跟进的核心城市,降低购房门槛和购房成本,且调整幅度较大,有利于促进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释放。

  对于一套五环内城六区住宅而言,按照300万元贷款、30年期等额本息计算,首套利率由4.05%降至3.5%,购房者总利息将省下约33.76万元;每月还款负担减少约938元。按照贷款500万元、25年等额本息计算,二套利率由4.55%降至3.9%,总利息将减少约54.5万元,每月还款减少1800多元。

  陈文静进一步指出,从市场表现来看,“517新政”落地后,上海、深圳、广州均较快跟进落地相关举措,新房、二手房市场活跃度均有所提升,尤其是上海二手房成交提升明显,而北京购房情绪亦出现回升,二手房成交量保持一定规模,但新房市场表现仍偏弱,市场持续调整。

  赣鄱大地,春节假期忙建设,昌景黄高速铁路施工如火如荼。“高铁修到家门口,岗位也送到家门口。”江西上饶市鄱阳县富林村村民胡艮花说,高铁建设为村里提供了200多个安置岗位,村口的饭馆、小超市也越开越火。

  《毒舌大状》讲述黄子华饰演的律师林凉水,为了弥补曾经犯下的过错,决心为受冤的被告翻案,甚至硬怼权势家族。在《大公报》等港媒看来,《毒舌大状》没有传统贺岁片嬉嬉闹闹的套路,黄子华的表演较为收敛,但也足够痛快,观众得到了期待的“爽感”。此外,《毒舌大状》已确定2月24日在内地上映(更名为《毒舌律师》),届时内地观众也将感受到这部香港贺岁档冠军的“喜感”和“爽感”。

  “给爸妈打个电话吧,过节了,给他们报个平安!”哥哥史呈祥提议道。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30/91/16409750245658888347.jpg" alt="" />

  鉴于这枚胶囊的辐射影响,罗伯逊建议公众对其保持至少5米距离。他说,触碰胶囊可能导致皮肤损伤、烧伤,影响免疫和消化系统。长期暴露在胶囊辐射范围内可能诱发癌症。“我们担心有人捡到它,不知道是什么,觉得有趣就留着了。”

  由AI瞬间生成

刘颖柔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