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粮食收储和进口两篇文章

来源: 澎湃网
2024-06-27 18:39:12

  粮食保供稳价关系国计民生,在保障粮食稳定供应的同时,稳定粮价也至关重要。在夏粮丰收、小麦价格弱势运行的情况下,海关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5月份,小麦进口量总计802.5万吨,同比增加约12%。这无疑会进一步增加国内小麦供应压力。有关部门在部署2024年产小麦收储规模的同时,还应把握好进口节奏,双管齐下,缓解国内供应压力,稳定价格。

  预防粮价过度下跌,确保种粮农民增产增收,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作为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我国不断提高粮食自我保障能力,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产量连续9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国内粮食供给增加,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夯实基础,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不过,在国内外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国内粮食价格弱势运行,影响农民种粮收益。为稳定小麦价格,我国增加2024年产小麦收储规模,积极发挥对市场引领带动作用,牢牢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防止“谷贱伤农”。实际上,去年秋粮上市以来,针对玉米价格剧烈下跌的问题,我国增加2023年产玉米收储规模,为稳定玉米价格、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起到积极作用。

  适度进口粮食是我国调剂国内余缺、稳定粮食价格的重要手段。疫情期间,国内粮食价格暴涨,我国通过大量进口粮食,有效补充粮食供给,避免粮价大幅上涨。这也是疫情以来粮食进口大幅增加的重要原因。为了防止国外低价粮冲击国内市场,我国对小麦、玉米和大米三大主粮实行进口关税配额管理,小麦进口配额963.6万吨、玉米720万吨、大米532万吨,配额内实征收1%的低关税,配额外征收65%的关税。然而,2020年以来我国粮食进口大幅增加,玉米、小麦和大米三大主粮相继突破进口配额。

  国内外粮价倒挂是粮食进口增加的重要原因。我国实行粮食进口配额管理,但进口粮食税后价格仍低于国内粮价,仅靠关税很难逆转,通过规模化作业降低粮食生产成本,短期内也难以做到。在三大主粮中,大米是个例外。由于一些国家限制大米出口,全球大米价格暴涨,国内外大米价格倒挂出现反转,2023年全球大米价格高于国内大米价格,进口大米失去价格优势,进口量锐减,2 023年我国大米进口量仅有263万吨,再次跌回进口配额内。从今年1月份至5月份进口数据看,大米累计进口量为65万吨,同比减少60.1%。由于国内稻谷常年产大于需,大米进口大幅下降,显著减轻国内市场供应压力,这也是国内大米价格逆势上涨的重要原因。

  在国内粮食需求疲软情况下,国外低价粮食进口会进一步增加国内粮食供应压力,拉低国内粮价,影响农民种粮收益,给国内粮食安全带来潜在威胁。对此,就要平衡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做好调节收储和粮食进口两篇文章,在增加小麦收储规模稳定国内粮价的同时,也应把握好粮食进口规模和节奏,严格执行配额外进口关税政策,防止进口过量冲击国内生产,给农民增收带来大的影响。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天津2月3日电 在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一周年来临之际,明日之星·2022-2023中国银行中国青少年滑雪公开赛天津站比赛3日在天津盘山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单板小将同场角逐,共同庆祝这一重要节点时刻的到来。

  本报记者 闫韫明

  基于西北大学早期生命研究所长期积累的15枚澄江拟管虫标本,该校地质学系张志飞教授课题组对该类化石进行了重新研究,研究表明,早期认为的帚虫动物事实上属于形态高度演化的多毛类扇毛虫。该类化石的研究表明环节动物的隐居型起源于寒武纪早期,进一步表明环节动物至少在澄江动物群甚至更早时期已经发生大辐射,也证明了保存精美软躯体化石的特异型化石库在不同门类的保存中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将面临警告、没收、罚款等处罚

  乘坐广深港高铁,游玩迪士尼乐园;打卡港珠澳大桥,探访大三巴牌坊……记者从广东多家旅行社了解到,旅行社第一时间上架了港澳团队游相关产品。“接到消息后,我们立刻上架了相关产品。首批赴港澳团队游客计划于6日上午从广州出发,分赴香港、澳门开展2天1夜的旅游行程。目前已接到许多游客的咨询报名。”广州广之旅国际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新闻发言人官键说。

  多场精品展览即将收尾

林玮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