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购入精神药品“咪达唑仑” 在读硕士生犯走私毒品罪获刑

来源: 中国小康网
2024-06-26 13:52:42

  中新网天津6月25日电 (记者 周亚强)记者从天津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获悉,近日,该院结合“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主题,公开审理并宣判一起走私毒品案件。被告人张某某非法将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咪达唑仑”走私入境,被判处有期徒刑9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万元。

  据了解,“咪达唑仑”为国家管制的麻醉、精神类药品,其同时兼有毒品、药品两种属性。因其具有催眠、镇静、抗焦虑等相关特性,往往被不法分子利用,在加工后成为俗称的“听话水”“失忆水”。根据2024年4月30日国家药监局、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关于调整精神药品目录的公告》,将咪达唑仑原料药和注射剂由第二类精神药品调整为第一类精神药品。

  本案中,被告人张某某系一名在读硕士研究生,其出于非法目的,从境外购买“咪达唑仑”注射液6支并走私入境。公诉机关以被告人张某某的上述行为构成走私毒品罪向法院提起公诉。该案由天津三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立新担任审判长。法庭上,张某某对公诉机关指控的事实和罪名均无异议,自愿认罪认罚。合议庭评议后公开宣判,认定张某某的行为构成走私毒品罪。

  “我们专门邀请了10余名中青年群众旁听本次公开宣判。这是一堂生动的‘法治公开课’,对于年轻人来说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毒品的危害。”天津三中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依法严厉打击毒品犯罪,通过公开宣判、社区普法等活动让公众切实感受毒品的危害,力争起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积极营造全民抵制毒品的浓厚社会氛围。(完)

  10日上午,首艘客轮由泉州南安石井泉金客运码头出发前往金门。当天中午,从金门出发的客轮也将抵达泉州,完成恢复通航后的首个往返航班。

  据了解,搭载43.74kWh电池包的零跑C11增程,拥有CLTC工况下285km的超长纯电续航,即使不具备家用充电条件,也能够满足用户每周5个工作日的城市纯电通勤。此外,得益于增程系统加持,综合续航里程最长可达1024km,轻松应对周末2日甚至假期的长途出行;而95%的车主日均行驶里程在100公里以内,搭载30.1kWh容量电池的零跑C11增程,其CLTC纯电续航达到了180km,在家用充电桩的配合下,依旧能够实现城市通勤无忧。

  救援机构还警告称,降雪以及缺水、通讯和电力供应可能导致致命的“次生灾难”。人道主义组织CARE的土耳其紧急反应协调员拉鲁德表示,最迫切的需求是冬季保暖用品,此外,电力和电话通信仍然不稳定,“许多人整夜都呆在车里”。

  “可惜了,说好一起走15年的啊!”

  “浙江省民呼我为统一平台”显示,有网民留言称:“我对中小学选此书内容做课文深感不安,中小学不能给毒小说做推广宣传。”

  “我常年在基地里务工,帮助维护种植大棚、采收羊肚菌,收获羊肚菌之后,还能去瓜棚帮忙,一年到头手里都有活儿干。”村民谢中山一边低头采收羊肚菌,一边和记者搭话,“每个月工资能拿到3000元,很好啦。”

卢佳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