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疗援青:先进技术“带土移植” 提高受援方“造血”功能

来源: 南风窗
2024-06-13 03:07:45

  中新网西宁6月12日电 (张添福 吴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3家医院联合打造青海中医院特色专科、果洛州玛沁县人民医院填补了30余项医疗技术空白,甘德县人民医院建成了果洛州第一个高标准高压氧中心……

  12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虞涛在青海参加2024年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援青工作会议时细数援青成绩单。

  2010年,对口援青部署启动,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山东6省市与青海省建立对口援青机制。10余年来,援青省市已连续派出5批医疗人才,并倾力开展资金、智力、干部和技术“四支援”。

  作为上海对口援青受援方,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州长叶万彬表示,通过5批次对口援青医疗帮扶,“全州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从量的积累实现质的飞跃,医疗卫生事业从点的突破迈向面的跨越。”

  虞涛介绍,“十四五”以来,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累计投入资金2.54亿元,实施援青项目84个,派出5批44名援青医疗人才,有效促进青海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助力青海乡村振兴。

  据中新网记者了解,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组团式”支援助力受援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十四五”以来,果洛州人民医院门诊量、住院量增长明显,果洛州玛沁县人民医院填补了30余项医疗技术空白,甘德县人民医院建成了果洛州第一个高标准高压氧中心。

  “受援地‘造血’功能不断增强。”虞涛说,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及开展远程教学等方式,为青海培训医务人员9000余人次,构建起“本科-研究生-博士生”的学历教育培训体系,切实把上海前沿的技术“带土移植”到青海,增加当地“造血”功能。

  为了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上海投入资金1.34亿元,果洛州11家乡镇卫生院完成标准化建设。每年投入400余万元援青资金,为果洛招录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00名,果洛州具备收住院能力的乡镇卫生院从23所增加到43所。

  叶万彬介绍,2023年,果洛州人民医院完成“三级乙等”评审达标,并逐步形成以“创伤中心”为特色的高原三级医学中心;累计开展远程影像、超声、诊断等服务4万人次,果洛州卫生信息化工作被列为国家综合医改典型经验,入选国家卫健委信息化建设“数字健康典型案例”;果洛州人民医院推进胸痛、卒中、创伤等“五大中心”建设,协同县级医疗资源,组建“2小时急危重症救治圈”。(完 )

  今年上海的春季促进就业专项行动主题是“春风送温暖援助暖民心”,和往年相比,今年的专项行动聚焦当前部分企业的用工紧缺问题,全力推动“沪岗行动”“一企一策”等举措落实落地。开展“3+X”组合式用工服务,包括面向所有企业提供招聘信息发布、政策咨询、组织参加招聘会等3项基本用工服务,面向重点企业提供代理招聘、“对岗推人”、劳务对接等“X”项个性化用工服务。组织人社专员入企服务,确保每个重点企业有1位就业服务专员提供服务,全力支持保供应、保运转、重要产业链等重点企业、重大项目、重大工程连续生产、保障供应。

  2021年7月,河北省纪委监委通报称,已经退休两年多的河北省纪委原副书记马玉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

  在北京,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区、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区、延庆区,以及房山区和昌平区的山区。它们是首都“大氧吧”“大花园”,是北京的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也是首都功能不可或缺的承载区。

  据了解,此条航线去程航班主要装载纺织品、电子产品等货物;回程主要装载普货、当地特色水果、海鲜等货物,单趟业载最高可超20吨。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1月7日电(记者 阚枫)2023年的开年“打虎”,比以往来得更猛烈一些。

  <strong>如何纵深推进改革开放?</strong>

黄士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