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数字大田”里的春耕

来源: 新京报
2024-06-20 14:25:00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春耕大忙时节,在北京市海淀区的一栋写字楼里,一群年轻人却在电脑前开启了忙碌的“数字春耕”。

  这些正在忙活春耕生产的年轻人,来自北京市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

  这张树状的“春耕协作图”就是这些年轻人每天在干的活,树根是多维大数据,由遥感卫星、气象、物联网 等收集汇总;树干是骨架,团队建模对基座数据进行分析;树冠是科技成果,分析作物长势、提出灾害预警。最后通过建模工程师的搭建,一块块数字农田就出现在屏幕里。

  我们在现场看到,这个农场布设了68套物联网设备,这些设备监测和采集到的农情数据会第一时间传输给远在北京的数字春耕团队,他们经过快速数据分析后,及时指导当地种粮大户施肥、打药和灌溉。“90后”小伙刘林是这片“数字大田”的主人,也是一位“农二代”。他告诉我们,有了数字技术的赋能,他现在一个人就可以轻松管理农场的2000亩地。

  如今,在江苏海安,像刘林这样的“农二代”已经越来越多,他们正从已有的47个数字农场种植经验出发,辐射带动全市800多个农场走向数字化,推动“数字大田”向“数字农场群”逐步升级。

  (总台央视记者 梁丽娟 蒋树林 董孝烽 杨滢 梁黎明 浦口台 海安台)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就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出全面部署,要求“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城乡社区、进校园、进军营、进各类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进网站”。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校园,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要求。高校要切实履行好学习研究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的使命任务,不断推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增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宣传的感召力、凝聚力、影响力,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广大师生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2022年度4263名股民每人分红650元,实现分红五连增。”15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理事长马武俊宣读完后,一份份红包递到了股民手中。

  <strong>高中生也会遭遇入睡困难吗</strong>

  三、登机查验:直飞赴华航司将在旅客登机时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如无法出示则不允许登机。

  <strong>多项“首次”!《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技术创新和节目亮点</strong>

  综合几家理发店经营者的说法,过年期间理发行业定价走高,与洗车、家政等服务业类似,主要缘于特殊时节人工成本上涨。“我们属于服务行业,旺季价格肯定会高,用来补贴淡季的低利润收入。至于调高多少,没有标准,一般都是门店根据情况自行决定。”一位店主告诉记者。

吕家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