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Z世代”洋弟子在华学非遗:把“纸上生花”的技艺“剪”向世界

来源: 杭州网
2024-06-08 20:55:39

精品2021永久入口「そんなのないよ」  我是铁路事业发展的见证者,也是发展成果的享受者,我国铁路事业的进步不断惠及着我成长的各个阶段。2005年,5岁的我刚刚记事儿,每每放寒暑假都会坐火车到爷爷奶奶家看望他们。那时候,回家的火车一票难求,我爸常常需要排上一整晚才能买上票,偶尔还买不到。火车也并不像现在这么准时,每次我们一家总要提前好几个小时出发。拥挤不堪的候车环境里,年幼的我总是紧紧抓着妈妈的手,害怕走丢。当广播响起准备关闭车门的时候,透过车窗,能看到窗外的人们向列车不停地挥手告别,而那时的我还不能确切地体会到什么是“回家”。16个小时的车程,微微震动的车身和车厢里不时飘来的异味,这点点滴滴也许是无数人共同的童年回忆,更是我国铁路事业的一份时代注脚。kcrG8Z5-PXx1wd1m2iLTPsIWfmIH-泰国“Z世代”洋弟子在华学非遗:把“纸上生花”的技艺“剪”向世界

  中新网重庆6月7日电 题:泰国“Z世代”洋弟子在华学非遗:把“纸上生花”的技艺“剪”向世界

  作者 王婷婷 陈媛

  一张纸、一把剪刀,通过不同的折叠方法和下剪角度,在短短几分钟内“纸上生花”,变出不一样的图案。“纸是折起来剪的,只有剪完打开时你才能看到全貌,就像打开宝盒一般。”近日,20岁的泰国留学生马文畅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第一次接触剪纸就被这门技艺深深吸引。

  剪纸,又叫刻纸,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中国剪纸作品种类繁多,按照题材可分为人物、动物、植物、风景、吉祥图案等多种类型。

  2023年,“Z世代”马文畅来到中国留学,就读于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在学校的传统文化课程中,他认识了重庆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黄继琳,并体验到剪纸的奇妙和魅力。

  马文畅介绍,泰国没有剪纸文化,若将泰国的文化元素运用到中国剪纸中,可以促进两国的文化交流。他手拿剪 刀在纸上轻盈穿梭,把泰国曼谷大皇宫、嘟嘟车等元素设计到剪纸图案中,创作成符合“泰国风”的剪纸作品。

  在黄继琳的指导下,马文畅用笔描绘花型图案,经过半个小时的修剪,呈现出折叠的花瓣形状,他双手一拉,一朵立体的花型显现,美丽而灵动。“这是泰国的国花金链花,在我的家乡很常见,用纸剪出来再用红线穿起来,融合泰中两国元素的挂饰就设计出来了。”

  “我要把这些作品分享到社交平台,可以吸引更多泰国的年轻人了解中国剪纸。”马文畅说,学习剪纸不难,难的是如何通过剪纸艺术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在重庆,像马文畅这样学习剪纸的“洋弟子”有很多。在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黄继琳教了10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洋”学生,他们都是文化的“使者”,促进剪纸艺术远播海外。如今,在意大利、墨西哥、美国等国家,剪纸艺术正被越来越多外国友人喜爱。

  “在剪之前要注意画好曲线的弧度,大熊猫的眼睛、耳朵、脑袋都要圆圆的才可爱。”在黄继琳的剪纸课堂上,19岁泰国留学生李盈希用黑色的纸张剪出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她说,今年4月去重庆动物园亲眼见到了大熊猫,觉得非常可爱。“我想把中国的大熊猫用剪纸表现出来,让它成为‘小使者’,让我的家人和朋友了解中国,有机会亲自过来旅游。”(完)

  疫情流行尚未结束,面临大量的人员流动,今年春运的防疫措施也备受关注。

  本次活动以“加快企业上市 赋能上市企业”为主题,由重庆市金融监管局等单位指导,重庆江北区政府主办,江北区金融办、江北嘴金融促进会、西部金融研究院、江北嘴财经智库承办。

  佛山某酒楼经理 张杰:年夜饭基本上订满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