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咖啡老林”:让世界爱上云南咖啡

来源: 极目新闻
2024-06-28 05:11:48

  中新社上海6月27日电 题: 德国人“咖啡老林”:让世界爱上云南咖啡

  作者 高志苗

  来自德国的林德恩(Eric Baden)走到哪里都带着他的“奖章”。

  自称是云南咖啡“代言人”的林德恩,1998年首次来到中国,先后在徐州、北京、上海居住。12年前,他辞去化工行业高管职务进入咖啡行业。经过几年行业观察,他在上海创立“咖啡公社”,定位于扶持云南咖啡豆。

  林德恩希望通过“咖啡公社”这个略带中式风格的品牌名,与更多云南咖农“建立联系”。“希望咖农一看到这个名字,就能明白我们与其他国际咖啡连锁品牌的不同。”

  他将自己的社交账户名设为“咖啡老林”:“或许可以让咖农感觉亲切”。

  从成立之初,“咖啡公社”就将工作重点放在如何让云南咖农生产出优质的咖啡豆上。从咖农手中收购生豆的同时,林德恩也与咖农分享熟豆的烘焙方法,探索独特的“普洱风味”云南咖啡。“通过系统的烘焙和厌氧发酵,云南咖啡最终的口感有了普洱茶的味道,这是其独有的风味。”

  一个外国人为何会对云南咖啡如此上心?这是林德恩常被问及的问题。“十年前我接触云南小咖农,觉得他们很苦,咖啡生豆收购价很低,很想帮助他们。”他还记得最初合作的村子“不通路、不通电、没有干净的饮用水”,而现在那里发生了巨大变化。“切实看到咖农生活的改变”也成为他向前的动力。

  为了让云南咖啡走向世界,近年来,林德恩带着云南咖啡豆参加各种国际咖啡大赛。“咖啡是一个不愿意承担风险、接受新产品比较慢的行业,我们通过参加各种比赛来推广云南咖啡,慢慢让世界知道中国有这么独特的咖啡风味。”

  “中国人喝中式咖啡”,林德恩将这句话印在了咖啡杯上。“这不是噱头,美国有美式咖啡,中国也有自己的咖啡豆和咖啡文化,云南咖啡可以代表中国走向世界。”在他看来,中国的咖啡文化是年轻人可以尝试和开拓的新领域,越来越多的饮品店将茶文化和咖啡文化融合,碰撞出不一样的“风味”。

  中国咖啡行业广阔的市场前景也给林德恩创业增添了信心。《2024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咖啡相关企业数量已达384859家,较2022年增加60236家。

  一边是“咖啡公社”的所在地上海,一边是中国咖啡产地云南。两地往返是林德恩工作和生活的常态。如今,除了担任“咖啡公社”品牌代言人,他还利用“咖啡顾问”的身份,帮助更多上海咖啡店推广云南咖啡。此外,他也邀请咖啡爱好者到云南工厂参观,了解从“种子到杯子”的全过程。

  湛子良曾是一名文字记者,在传媒行业已经工作了10余年。来到西班牙以后,他希望利用所学专长,结合当下流行的新媒体方式,为中西文化交流做点有趣的事。“文化交流有时要从很基础的工作做起,比如西班牙是一个博物馆大国,若能通过制作短视频,介绍该国博物馆和其背后的故事,帮助中国受众更好地理解西班牙历史和文化,这就很有意义。”凭借着唯美的画面和细腻的讲解,这几年,湛子良的视频作品很受欢迎,他的个人账号在社交网站上收获了150万粉丝,促进两国文化交流的使命感也更为强烈。

  印尼政府于2022年12月30日取消了除室内和公共交通工具里仍须佩戴口罩外的一切疫情防控措施,并正加快推进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

 <strong> 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国内外大循环的动力和活力</strong>

  福建省是制造业大省,民营企业众多。春节假期过后,福建各地相继推出返岗招工政策,助力民营企业发展。

  除了狠抓重点项目,刘刚指出,高质量外资的引进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量,“这对于拉动一季度增长非常重要,需要政府去努力。比如高端芯片的制造、新材料的制造等方面都需要海外的企业和技术人才来推动”。

  本报记者 颜 欢

李文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