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货大集变迁彰显时代发展

来源: 新浪财经
2024-06-12 09:01:22

  年货大集变迁彰显时代发展(社会杂谈).

  俗话说:“衣锦还乡不如年货满筐。”人们对于年味的感知,往往都是从备年货开始。赶年货大集,不仅仅是备年货的途径,更是一种迎接新年的仪式。

  笔者在华北平原黄河边的农村中长大。记忆中的过年,往往是从农历腊月二十开始。那时,天刚蒙蒙亮,就跟着家里的大人去临近的村镇赶年集。年集中的商品琳琅满目,从鸡鸭鱼肉、到春联灯笼、再到烟花爆竹,过年所需的商品,大集上一应俱全。甚至理发、修鞋等服务,都能在年集里找到摊位。赶年集时,街上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热热闹闹”就是笔者对年集最深刻的印象。

  时代变迁,年货大集依旧经久不衰。这不仅因为年货大集能满足物质交换的需求,还能提供一个场所供人们交流、交往,“凑凑热闹”是如今不少人赶年集的初衷。相较超市里冷冰冰的交易过程,大集里的讨价还价更显得温情满满。

  去年,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 年)》。在商务部举行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要改造升级一批乡镇商贸中心、集贸市场、乡镇大集和农村新型便利店。

  不少地方已经采取行动,改造传统年集形式,为年集注入新活力。河北邯郸将“文化年货”摆上大集,让群众在赶年集中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4045次公益性“慢火车”上,车厢内张灯结彩,“列车大集”热热闹闹,乘客穿梭其间选购年货。更有“2024全国网上年货节”,消费者可以“云上赶年集”,足不出户就可以选择全国各地的特色产品。走过上百年历史的年货大集,正不断突破空间限制。

  年货大集构成了一代代人的过年记忆。时代发展,年货大集不断与时俱进变迁形式。相信这一悠久的民俗在技术进步的加持下,定能焕发出更加旺盛的活力。

  赵 昊

  <strong>(五)恢复期为什么仍有咳嗽?</strong>

  “老舍先生的魂,李龙云先生搭的骨架,由我们注入血肉。”冯远征如此介绍。

  虽然下游需求持续不振,但在库存低位支撑下,镍价近半年来已近乎翻番,产业链下游成本高企。行业分析人士大多认为,供给端紧张局面有望持续支撑镍价高位,但弱需求现实仍需警惕。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1月5日电 伦敦消息:据路透社报道,大英博物馆4日表示,该馆正在就帕特农神庙石雕与希腊进行“建设性的讨论”。外界猜测这些有着2500年历史的文物或将回到雅典。

  据悉,目前作品已经排练过半,《正红旗下》将于1月18日起在首都剧场上演,与观众一起度过新春佳节。(完)

三四天后体温高峰会下来

林玮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