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产业变革中的阵痛

来源: 天眼新闻
2024-06-29 11:05:28

  中国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高地,深刻改变全球汽车产业竞争格局。跨国汽车巨头要做的是,“在中国这一全球车企‘健身中心’,更努力、更快速地‘锻炼’自己,以紧跟市场发展趋势”。

  最近,汽车圈很热闹,其中两则新闻虽被证伪,却也引发诸多讨论。

  一则是东风日产位于江苏常州的工厂于6月21日关闭,这是日产在中国首次关闭乘用车工厂。但就是这样一则消息,经自媒体一番演绎后,却成了“日产将撤出中国”的传闻。另一则是广汽埃安与招收的几名应届生解约,被舆论解读为“埃安将大裁员”。

  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车企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产业结构调整也在加速。对于拥有庞大传统燃油汽车产能的跨国车企来说,陆续关闭闲置或落后工厂,优化和调整产能及资源,不能与撤资或裁员简单划等号。相反,这是企业适应市场竞争、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推动高质量发展,必然会使落后和低端低效产能逐步退出,先进和高端高效产能不断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当然,在这个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会有部分传统燃油汽车工厂关停,出现裁员情况。但衡量一个产业对就业的拉动效应,不能用静止的眼光,不能只看单个企业,而应该有动态思维,拥有更宽的视野。目前包括小米、比亚迪等在内的新能源车企还在扩大产能,就很 说明问题。而一些传统燃油汽车工厂在改造成新能源工厂后,也构成了新的就业吸纳能力。比如,理想汽车北京绿色智能制造基地是由北京现代一厂改造而来的,而东风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岚图的产能脱胎于之前的东风雷诺工厂。相信在未来,类似“油转电”的工厂不会

  更要看到,面对气候变暖、电动化与智能化产业变革浪潮,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在需求还在增加。根据国际能源署预测,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1700万辆,2030年需求将达4500万辆,是2023年的3倍多。此前,宝马集团宣布,对沈阳生产基地增加投资200亿元,以期2026年实现宝马“新世代”车型本土化生产。跨国巨头对中国市场真金白银“投票”,展现的既是企业自信,也是对未来产业的良好预期。

  <strong>原标题:(经济观察)中国多地拼经济“火力全开”</strong>

  军队根据职责任务、人员编制设定文职人员岗位,明确岗位类别、岗位职务层级、岗位等级。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04/1326629811.jpg" alt="" />

  位于陕西省北部的靖边县龙洲镇,除了拥有石油、天然气等矿藏资源外,还拥有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等自然资源,华能靖边龙洲风光互补项目便坐落于此。其中,华能靖边龙洲风光互补二期项目(以下简称“二期项目”)中的光伏项目是中国华能首个应用单晶组件的光伏项目,也是中国华能与隆基绿能首次合作的光伏项目。优异的发电量加上较低的成本、更高的可靠性,使得二期项目中的光伏项目表现受到关注。

  <strong>第十三章 附  则</strong>

  办好“老字号嘉年华”“非遗购物节”等形式多样的消费促进活动,以老字号为重点,兼顾各地特色品牌,多方协同联动、线上线下同步,推动国潮品牌进商场、进街区、进景区、进社区、进平台。鼓励电商平台设立老字号等国潮品牌专区,充分利用“全国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等网络促销活动,带动品牌消费。

周怡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