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伤人案,中国社会的价值取向很明确

来源: 证券时报
2024-06-29 15:47:26

  胡友平生前留给人们的最后身影,是阻止歹徒行凶。在这起恶性事件中,一个普通中国人在生死关头,下意识地挺身而出,用身体抵挡刺向其他无辜者的尖刀。这一义举让人感动,并在中国社会得到高度认可,这从官方的追授,以及互联网上的追思中可见一斑。

  我们对所有受害人表示超越国界的人道主义慰问。同时需要指出,任何社会都是复杂的,即便是在治安良好的地方,恶性袭击伤人事件也难以完全杜绝。我们在谴责犯罪行为的同时,还要看到中国普通民众在面对犯罪行为时的正义感。包括不久前吉林发生的4名外籍人士和1名中国游客被刺伤事件,同样是偶发事件,也都有中国人见义勇为。在面对暴力时,没有中国人与外国人的区分,只有正义与罪行的搏斗。它折射出的是中国整个社会良善、友好、大无畏的精神特质,这种特质已经嵌入中国社会的DNA之中。

  我们注意到,日本民间舆论在相当程度上与中国社会同频共振,在此前传出这名女士身受重伤后,不少日本网友对她伸出援手的行为表达钦佩,为她的身体状况祈祷,对她反复表达感谢,等等。这些都是中日民间交往最真实的情感。应当看到,无论是中国籍女士奋起保护无辜者,还是日本网友对这名女士的感谢,都有着共通的价值取向,那就是对暴行的严厉谴责,以及对义举的钦佩与推崇。

  事发后,有个别外媒对案件进行了以偏概全的歪曲解读,还有的将偶发的刑事案件进行“政治化”操弄。回归这一案件本身,这些外媒应当全面看待事发以来中国社会的反应。事件发生后,凶手被当场抓获,见义勇为得到褒奖,谴责暴力成为互联网上的强大共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第一时间表达了遗憾,强调将继续一视同仁保护在华外国人安全。 善与恶,是与非,在中国社会是十分清楚的,并不存在什么争议。

  中国无疑仍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中国正在持续朝着社会稳定、人民安全的方向前进,在华的外国人群体同样将享受一个更加法治化、更加安全的生活环境。根据中国公安部的数据,2023年,全国公安机关立刑事案件数、查处治安案件数较2019年分别下降12.9%、9.7%,每十万人命案发生数为0.46起。中国是世界上命案发案率最低、刑事犯罪率最低、枪爆案件最少的国家之一。近来不少外国博主在中国旅游的视频在西方社交平台上爆火,也佐证了这一点。

  一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二是科学制定有效实施加快建设交通强国2023—2027年行动计划。三是科学精准抓好疫情防控交通运输工作。四是强化交通物流保通保畅工作。五是牢牢守住交通运输安全发展底线。六是积极扩大交通有效投资。七是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质量和水平。八是支撑引领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九是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十是推动交通运输创新驱动发展。十一是推动交通运输清洁低碳转型。十二是推进全球交通合作。十三是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十四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我晚上7点钟交接班,所以当天下午不到5点,我们就开始吃年夜饭。”于海霞笑着说道。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 程景伟

  年初六,天津西站派出所民警正在天津西站南进站口查缉,一对夫妻面露急色找到他们:“警察同志,能帮我找找孩子吗?刚才还在我们前面,一溜烟就找不见了。”民警郭景煜一面安抚着二人的情绪,一面通过电台呼叫指挥室民警通过视频监控帮忙寻找,原来小家伙自己跑到售票厅里面去了。和爸爸妈妈团聚后,小家伙奶声奶气地和民警道谢。“这次可要跟紧爸爸妈妈呀!再见啦,宝贝。”民警挥手和这家人告别。

  一个误区

  “不管是规模还是技术,都大大超过我们原来的预期。”中国太阳能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赵玉文在去年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当时我们一直以为,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到20%就是头了,但现在已经突破了26%。”

吴克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