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余岁宁波庆安会馆重新“迎客” 闭馆一年有何不同?

来源: 股城网
2024-06-12 17:10:17

  中新网宁波1月23日电 题:170余岁宁波庆安会馆重新“迎客” 闭馆一年有何不同?

  作者 童笑雨 柯明清

  1月23日,闭馆一年有余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大运河南端出海口地标——庆安会馆携新展迎来试开放。相关负责人表示,与之前相比,重新开放的庆安会馆不仅在陈列、消防上迎来升级,在展陈上还更注重文物保护。

  庆安会馆位于浙江宁波,始建于1850年,至今有170余年历史,这里既是宁波北号船商聚会议事的重要场所,也是祭祀天后妈祖的殿堂,是浙东妈祖信俗传承的重要载体。

  2014年,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作为大运河(宁波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江口(含庆安会馆)遗产区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闭馆一年有余,重新开放的庆安会馆有何不同?日前,记者来到浙江宁波,进行探访。

  庆安会馆地处宁波三江口东岸,这是中国江南如今仅存二处融天后宫与会馆于一体的古建筑群之一。走进会馆,第一眼看到的不是新的展陈,而 是原汁原味的建筑。

  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建筑是庆安会馆最大的特色。此次试开放推出的“商行四海——会馆与宁波商帮文化陈列”就是为了让人们能“读懂”建筑。

  记者了解到,这是一座闽南风格和宁波建筑特色兼具的会馆,馆内建筑装饰大多采用砖雕、石雕和朱金木雕等宁波传统工艺。离入口不远,就能看到庆安会馆石雕艺术的集大成者——两对栩栩如生的龙凤石柱,其底部被透明展板包围,上面介绍着龙凤石柱的雕刻技艺。

  “我们展板的配色都设计过。”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研究员金皓是策展人,她表示,在视觉设计上,团队从原境色彩中提取了庆安的红、建筑的灰,和文化内涵中的海丝蓝,使得展品与建筑环境融合,色彩材料与古建筑融合。

  如会馆两侧走廊上搭建的厢房已被拆除,并恢复原貌,不封闭不围合;大殿妈祖像改变了原有传统三联悬挂方式,采用壁画的形式,利用佛龛式的多层空间,营造庄严肃穆的氛围。

  庆安会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何在展陈的同时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我们遵循最小干预原则,顶部采用特制金属抱箍连接,不用一颗钉子,展架与展墙之间保留40厘米间隙,不仅有助于空气流通,也便于检修。”金皓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相比之前,更新后的展览在呈现方式上也更显“数字化”。

  在大殿与后殿,均增加了互动游戏屏,观众可体验庆安会馆的砖雕、石雕、朱金木雕工艺的制作流程。在庆安会馆后殿,还引入沉浸式展厅,观众可“登”上船头,遥看昔日江北岸风光。

  “我们希望突出‘古建筑本身就是最大展品’的理念,使游客在观看展览过程中满足获得感和参与感的同时,更多的沉浸于古建筑的氛围感。”金皓说。(完)

  “每年的春节是玉麦降雪量最大的时候,积雪覆盖下的巡逻道,白茫茫的一片,看不出任何区别。积雪下面可能是深坑,也可能是悬坎。如果是新同志走在前面,那就比较危险……”王磊表示,玉麦乡的一草一木对他来说简直再熟悉不过,他知道下雪期间巡逻哪些地方能走,哪些地方不能走。

  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变

  “阿妈啦,这里有你们的快递,快来签收一下。”随着快递小哥的吆喝,次仁曲珍盯着客厅几大箱的年货一阵纳闷,“谁寄的呀?”不一会儿,她的手机响起,一看号码是来自她日夜惦记的“云中哨所”……

  日前,军队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据介绍,糕粑主要是由上好的糯米、籼米、芝麻制成,先把糯米粉和籼米粉按一定比例搅拌均匀好,用筛子筛细,再加入适量的清水,边加水边搅拌,将米粉拌成小颗粒状即可。然后再取出蒸笼,在蒸笼布上先铺一层稍厚的米粉,撒一层芝麻粉,再加上一层米粉,用刀将糕粑划成菱形或正方形,最后用大火蒸40分钟左右,香喷喷的糕粑就出笼了。

  《写给“村晚”的散文诗》是本届“村晚”唯一的朗诵类节目,由四名村民表演。54岁的颜国忠在台下端着台本略显紧张,担心朗诵不出情感。一上台,他立刻来了精气神,东北农民浑厚的嗓音遇上叙事体的散文诗,呈现出的美感最接地气。“我写不出这么好的词儿,这是我们村李雪写的。”颜国忠说。

王哲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