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路征程——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成就展”在北京开幕

来源: 重庆华龙网
2024-06-28 20:21:49

  中新网北京6月28日电 (庞无忌 曹旭帆)6月28日,由中国自然资源部、新华社、国家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冰路征程——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成就展”在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此次展览不仅是对中国极地考察40年光辉历程的回顾,更是对一代代极地工作者坚韧不拔、拼搏奉献精神的颂扬。

  展览全方位展示了中国极地考察的历史沿革和重大成果。自1984年首次南极考察以来,中国极地事业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此次展览首次系统梳理了这40年来的发展历程,全景式呈现了我国极地考察的综合保障能力、科学研究成果以及国际合作与治理的丰硕果实。

  展览亮点纷呈,包括大量珍贵的历 史见证物、科研装备和极地生物标本,以及丰富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中心展区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冰原作为展台,生动地再现了极地考察的现场环境。展览还首次公开了多艘考察船和考察站的大比例尺模型,让观众能够近距离感受极地考察的壮观与艰辛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龙威表示,希望通过展览能够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极地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激发社会各界对极地事业的热情和支持。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刘顺林强调,中国极地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40年来,中国极地科考在综合保障能力、科学研究水平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此次展览不仅是对过去成就的展示,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期许和憧憬。

  在展览期间,自然资源部还将组织多场极地科普教育和文化宣传活动,邀请参与极地考察的科学家、考察船长、考察站长等亲临现场,与公众分享他们的极地经历和感悟。这些活动旨在普及极地科学知识,提升公众对极地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完)

  这篇文章回顾道,近些年,动辄就有声音渲染某某学科无用论。事实上,不是某某学科无用,而是这些人所言的“有用”标准太窄。毕业后要为面包和牛奶奔波不假,但大学求知的意义绝不仅限于此,它更多是一种思维的训练、视野的涵养,以及为未来蓄能。很多“无用之学”或许无法立竿见影地变现,但长远观之,不仅丰盈着我们的头脑,更可能是真正的富矿。

  那么,这一次日本方面逮捕这名中国籍研究员,是为了在半导体领域帮美国限制中国,还是想通过扣押中方人员来换回之前被中方逮捕的那名“日本间谍”?

  事实上,国家早在数年前就已关注到西南地区的缺水问题。2010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提出“加快推进西南等工程性缺水地区重点水源工程建设”。

  答:我们将加强地面和建筑物监测,避免出现次生灾害。我们还需要调动科技力量,运用地球物理方法等多种技术手段,对地层深部地质构造进一步探查、评估,以便研究制定下一步处置方案。

  除此之外,黄大发还把控着洪山区的许多土石方工程。王鹏称,如果有哪个地方要开挖,黄大发的手下就去放话,说这个工程是他们的,其他人便不敢去拉土。而黄大发给出的运输填埋价格则远远高出了市场价。

  无独有偶,今年3月,同属川南地区的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水务局发布《致全县人民的节约用水倡议书》,建议居民“尽量缩短用水时间,错峰用水、合理储水,随手关闭水龙头,做到人走水停”。该通知称,“极端干旱天气已自2022年8月持续至今,全县所有饮用水源地蓄水量极度减少,部分水源地可取用水量已不足水厂生产1月之需。”

陈俊全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