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青打造两岸融合美食

来源: 直播吧
2024-06-03 16:14:12

  中新社贵阳1月21日电 题:台青打造两岸融合美食

  作者 周燕玲 蒲文思

  当台湾菜遇上贵州菜,会碰撞出怎样的滋味?致力于融合两岸美食的台青邱智良,正在将台湾味道与贵州食材、贵州口味相结合,打造酸辣鲜香的融合创意菜。

  1月21日,邱智良在贵阳开的“宝岛阿嬷”台湾私房菜餐厅转型为“良叔有黔”融合创意菜餐馆,开始对外试营业。

  “新店面积比原来大了200平方米,位置更好,菜品也更丰富。”邱智良介绍,传统的台湾菜比较清淡且偏甜,而贵州人喜食酸辣,所以餐厅推出的台湾融合创意菜降低甜度,将酸辣元素适当融入。

  台式酸辣汤羹、麻辣鸭血肥肠豆腐锅、辣子鲜虾、台湾炒山苏、台湾笋干扣肉、古早味五柳鱼、新竹炒米粉……邱智良的新餐馆,不仅有适合贵州人口味的融合创意菜,也有许多台湾传统菜。

  “还想把台湾的食材与贵州的口味进行融合,像豆腐鱼就做成麻辣豆腐鱼,但用海鱼来做,所以是不一样的口味。”邱智良说,也在尝试用贵州的折耳根与台湾口味结合,做出大众能接受的新菜品。

  在邱智良看来,只有融合发展,路才会越来越 宽广。

  2024年是邱智良来贵阳第14个年头,最开始他和家人从事服装贸易,因母亲做得一手好菜,7年前他与母亲开了“宝岛阿嬷”餐厅,因菜肴独特地道,不仅收获一批“吃货”粉丝,还成为在当地打拼的台湾青年“食堂”。

  因发展所需,邱智良2023年开始选址开新店,最终他把新店位置确定在贵阳市观山湖区。“刚来贵阳时这里还是一片黄土,现在是贵阳最热闹的区域之一,我从老城区小店搬到这里,也是跟着贵阳在进步和发展。”

  为了让新店顺利开张,邱智良特意聘请了台湾名厨邱益万担任餐馆大厨,研发台湾与贵州的融合创意菜。此外,店里的厨师长,也是他从台湾聘请过来的,希望让更多人品尝“台湾味道”。

  除了开餐馆,邱智良也积极推介贵州的“山货”。目前他正在将贵州原生态黑毛猪与台湾工艺相结合,制作台湾香肠和阿里山咸猪肉,助推“黔货”出山。

  在大陆创业十余年,邱智良不仅见证了大陆的发展,也享受诸多惠台政策带给生活上的便捷和创业上的支持。2022年,他领到了贵州首张台湾居民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有了它,我可以开分店让更多人吃到台湾美食。”

  邱智良说,大陆落实台胞同等待遇既给台青带来发展机遇,也让台青更好地融入大陆并扎根下来。

  如今,邱智良已把家安在了贵阳,两个孩子也在贵阳上学。“人们会不自觉找到与家乡相似的地方停留下来,山城贵阳和我的家乡台湾苗栗很相似,时常让我想起儿时的记忆。”

  从“宝岛阿嬷”到“良叔有黔”,从台湾私房菜到黔台融合创意菜,邱智良希望通过美食为台湾和贵州架起沟通桥梁。(完)

  从某种意义上说,加拿大个别政客和媒体对所谓“中方干涉加内政”的炒作是失败的。尽管有加情报部门不断炮制虚假报告进行精准投喂,这几个政客和媒体也非常卖力,但就一个话题渲染炒作了几个月时间,仍然未能在加拿大掀起他们期待中的风浪。其中的关键在于他们始终拿不出有说服力的真凭实据,而加拿大多数民众也不像他们以为的那么好糊弄。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委4月29日消息:日前,经自治区党委批准,自治区纪委监委对广西宏桂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朱云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立案审查调查,并对其采取留置措施。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周忠和负责的“克拉通破坏与陆地生物演化”成为2016年首批获得该项资助的三个项目之一。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该项目经费管理比较宽松,但问题是这种项目太稀缺了,这虽然是一种稳定支持的模式,但本质上仍是一类竞争性很强的项目。庄辞也认为,这类项目支持的比例非常小,仍是面向极少数人,目前竞争已趋白热化。

  他说,淄博房地产销售在今年一季度出现增长的重要原因在于,去年疫情导致的房地产销售滞后现象延续到今年一季度。其次,淄博市政府于今年2月7日出台了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如解除限购、限价以及税收优惠等,这些政策刺激了房地产的发展。此外,春节期间的返乡置业潮,也是推动淄博房地产销售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于这段回忆,黄令仪曾自述道——2001年12月左右,夏培肃院士的博士研究生林琦给我打电话,说夏培肃与李国杰所长要找我,希望我能帮助计算所的CPU做物理设计。第二天,一群年轻人坐在一个大会议室中,有人介绍了情况,又让我参观了他们研制成功的用FPGA烧成的CPU芯片,并提出了要求。

  日本在常规机构式资助外,创设了一种颇具“竞争性”的特殊稳定支持模式。2007年起,日本开始为一些经严格筛选的基础研究顶级机构提供10~15年的长期稳定资助,每个机构每年约有5亿~20亿日元的政府专项拨款。入选WPI的中心每5年要进行一次严格评估,根据结果确定是否继续支持,评估标准很高,比如未来10年能否取得世界顶级的成果,能否聚集7名以上世界顶级专家,课题负责人中的外籍科学家是否达到20%等。

吴旻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