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追忆留法勤工俭学:从这里走向世界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2024-06-29 01:07:02

  中新社上海6月28日电 题:后人追忆留法勤工俭学:从这里走向世界

  作者 范宇斌

  “从这里走向世界”——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纪念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05周年研讨交流活动28日在上海市虹口区举行。多位留法勤工俭学先辈后人表示,先辈们从上海出发,寻找救国之道,其精神值得纪念与传承。

  “祖父赵世炎出身富裕家庭,受过良好教育,却选择了走上勤工俭学之路。”赵世炎之孙赵新炎表示,当年,一批又一批中国青年从上海登船赴法国勤工俭学,这在当时堪称壮举。因为他们要走的新路,是一条前人没走过的路。“100多年过去,留法勤工俭学精神永在。先辈们‘追求真理、永不放弃’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周恩来曾到法国勤工俭学,周恩来侄孙女周蓉受访时表示,走出国门看世界,学成后报效祖国,是赴海外留学人员的共同追求。“对于如今的青少年来说,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这段宝贵历史依然鲜为人知,而这段历史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不仅触动人心,而且能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志向和坚定信仰。”

  “1919年,郑超麟怀着读大学的梦想,以半官费生的身份奔赴法国,虽历经波折,但改变了他的一生。”追忆先辈往事,郑超麟侄孙女郑晓芳滔滔不绝。她告诉记者,郑超麟晚年撰写了大量回忆文章,这些都是讲好留法勤工俭学故事的宝贵素材。作为后人,除了要学习先辈不忘初心,更有责任和义务讲好先辈事迹,进而启迪后人。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与詹天佑赴美留学一定程度上有相通之处。”詹天佑之孙詹同沛感慨道,“我的祖父留给后代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爱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财富,在如今这个大显身手的时代,科技报国的精神依然值得推崇和践行。”

  “100多年来,上海作为留法勤工俭学学生汇聚地和出发地的独特价值和作用逐渐清晰,但仍有不少细节尚 待深入研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苏智良受访时建言上海建立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更好地研究和传承这段历史记忆。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福州1月9日电 (王昀)福州海警局9日对外披露,近日,福州海警在辖区海域连续查获2起涉嫌走私冻品案,查扣涉嫌走私冻品船舶2艘,查获无合法齐全手续牛肉、牛肚等冻品300余吨,案值约1800万元人民币。

<strong>  多家公司宣布春节不打烊</strong>

  (二)申请人向总领事馆签证咨询邮箱<a href="mailto:&#8194;sf_visa@csm.mfa.gov.cn&#8194;">&#8194;sf_visa@csm.mfa.gov.cn&#8194;</a>发送电子邮件。

  2004年,李厚霖与李湘相识一月后便高调订婚,不过这段婚姻只维系了一年。

  四是宣传讲解多元。225处(占比90%)开展各类线上宣传,配备专兼职讲解人员,充分体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但这并不意味着航空业忽视了包括精神病患者在内的社会特殊群体,各大航空公司在《旅客、行李国内运输总条件》中均规定,对于一些特殊旅客,如无成人陪伴儿童、病残旅客、孕妇等,在符合各航空公司规定的条件下,经航空公司及其他有关承运人预先同意并在必要时做出相应安排后,可购票及乘机。

李婉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