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丨唐季礼:华语功夫影视作品是怎样进入美国主流市场的?

来源: 人民网
2024-06-13 18:18:27

  中新社南宁3月6日电 题:华语功夫影视作品是怎样进入美国主流市场的?

  ——专访知名影视制作人、导演、编剧唐季礼

  中新社记者 林浩 韦佳秀

  1995年,由唐季礼执导的华语功夫电影《红番区》在美国上映,成为第一部进入北美2000多个影院上映的华语电影,打破当时美国最卖座华语片的纪录。此后,《黑侠》《卧虎藏龙》《功夫》等华语功夫电影亦顺利进入好莱坞,获得海外观众的青睐。唐季礼执导的美剧《过江龙》还曾打破先例,引入300多位亚裔影视制作人员到美国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 美国动作片的多元化。

  《红番区》《过江龙》等华语功夫影视作品是怎样被美国主流市场接纳的?作品拍摄背后有哪些故事?中国影视作品如何更好“走出去”?中新社“东西问”近日就此专访知名影视制作人、导演、编剧唐季礼。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您是如何走上拍电影这条路的?要拍出一部好电影有哪些成功之道?

  唐季礼:我在1979年接触电影,当武行替身,当时经常受伤,虽然母亲不太认可我继续做替身,可是经过三年时间磨炼,我喜欢上电影行业,决定留下来,到现在,几乎每个岗位都做过,是一个资深的幕后工作人员。

  1990年,在家人和朋友支持下,我拍摄了第一部电影《魔域飞龙》,这部电影在印度尼西亚的一个小岛上取景,当时拍摄很大的一个考验是岛上有会吃人的生物。

  这部影片开拍时我们团队有29个工作人员,很多人因为害怕选择离开,最后只剩下11个人。我们撑了一个月时间,坚持拍完了这部戏。影片上映后,票房并不理想,但有影评人对里面的动作场面给予高度评价。

  嘉禾娱乐事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看了影片后,给我递了《警察故事3:超级警察》的剧本,这个剧本由成龙出演男主角。看完剧本后我考虑了五天,把所有成龙演的电影重新看了一遍,最后问制片方我能改剧本吗?成龙愿意让我做导演吗?在得到肯定答复后,我修改了剧本80%的内容。随后,制片方让我见了拍摄团队成员和成龙大哥。

  为拍好影片,我们去了马来西亚和泰国,当地在交通等方面让我们享受到在好莱坞拍摄的待遇,我们也拍出了类似好莱坞的效果。其中一个场景,我们选择在当地法院门口拍摄“劫囚犯”的画面,虽然法院不同意提供内部场地,但那里的交通由交通警察负责,在他们支持下,我们在一个星期天的早上9点前顺利完成拍摄。最终,《警察故事3:超级警察》获得了成功,登上1992年华语片全球票房冠军宝座。

  我认为,做导演、做创作一定要有坚持的勇气和面对困难的决心。如果遇到困难就一味妥协,那么整部电影就会变成一个妥协的电影。正因为坚持,在这部影片之后,嘉禾公司继续请我拍《超级计划》。

  中新社记者:请您谈谈电影《红番区》的创作过程和故事,这部华语功夫电影为何能被美国主流电影市场接纳?

  唐季礼:在拍摄《超级计划》的时候,美国一个电影发行商通过嘉禾公司找到我,说很喜欢我讲故事的方式,也很喜欢成龙和杨紫琼,询问我是否能写一个跟美国有关的华人故事,并且在美国拍摄。

  我听了很开心,拍完《超级计划》我就开始创作《红番区》剧本。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美国有很多移民,所以我选择写移民故事,故事里也有我在加拿大留学时遇到的场景。

  起初,成龙看了剧本后有所顾虑,因为当时香港电影在内地的票房比好莱坞高很多,之前拍摄的很多华语电影也都进入不了好莱坞。但是我的偶像李小龙的精神支撑了我,嘉禾创始人之一何冠昌先生也支持我,他说服了所有人配合我拍摄。

  跟李小龙的铁汉电影形象不一样,《红番区》我们用“动作+喜剧”方式拍摄。成龙饰演的马汉强是个小人物,其中一个情节写他被逼到巷子里,小流氓拿玻璃瓶和左轮手枪欺负他。如果是传统华语电影,坏人是难以打倒主角的,可是这样的情节西方人觉得不真实,所以我设计了这个情节,让大家产生了共情。

  电影中大家还可以看到有很多汽车相撞的大片场面,这些车其实是二手车,我们在经费很紧张的情况下完成了这部戏。

  《红番区》1995年初上映就打开外国市场,成为第一部进入北美2000多个影院上映的华语电影,成为当时美国最卖座的华语片。获得成功后,我把此前拍电影欠家人和朋友的钱都还了,因为他们当年信任支持我,才让我有当导演的机会。

  《红番区》之后,《黑侠》《卧虎藏龙》《功夫》等电影顺利进入好莱坞,华语电影逐渐获得国际市场认可。

  中新社记者:您执导的美剧《过江龙》,曾长时间位居美国电视收视榜前列,该剧为何能打破先例,引入亚裔影视制作人员到美国发展?

  唐季礼:20世纪90年代初,美剧的动作场面其实很少,但《过江龙》中,洪金宝扮演的侦探龙山虎身手敏捷、办案神速,打斗过程不用枪械,全靠拳脚真功夫。这些精彩镜头,美国观众反响很好,甚至在全美掀起学中国功夫的热潮。

  《过江龙》刚开始拍摄的时候,我想引进香港武术指导,但美国当地工会表示拒绝,因为根据政策,只有当地工会里没有的人才,才能从外地引进。我没有放弃,同当地考官一起面试了很多人,但都达不到当武术指导的要求。

  最后工会同意我带香港的武术指导到好莱坞工作,现在很多好莱坞知名武术指导,都是那时候过去的,他们对好莱坞电影的发展贡献很大,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动作片的发展。

  中新社记者:您为何如此钟情动作类型电影的创作?

  唐季礼:中国功夫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很大,我偶像李小龙的电影曾红遍全球,他靠的不仅是能打,更多是侠义精神、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

  我11岁的时候见过李小龙,15岁开始学习武术,在校参加体操队、田径队训练,为进入电影行业当武行打下了良好身体基础。

  动作片的主要启蒙是黑白片时代的默片,这些电影没有语言,是通过幽默和情感给观众带来喜悦。地球村里大家都讲不同的语言,但动作基本上一样,容易被观众理解和认可。

  另外,当时香港拍电影的环境没法跟好莱坞竞争,拍大场面非常难。但我们不能放弃做好电影,所以专注功夫片、武侠片,把拍摄的拳脚功夫做到极致。

  中新社记者:您认为当前华语电影应如何积极“走出去”,对接海外市场?

  唐季礼:北美英语电影语言上有发行优势,虽然制作成本高,但在本土和全球市场获得的回报可观。目前,全球票房排名前100的电影,绝大部分是英语电影。

  现在中国本土电影市场好,很多影视公司、导演拍中国老百姓喜欢看的电影就能盈利,不一定考虑海外市场。

  但我认为,中国要成为电影强国,很重要的指标是海外市场占有率,创作者不“走出去”,就很难成长。走进海外市场,创作者不仅能获得更多投资、分摊风险,还能跟不同国家的人交流,学到新东西,享受新快乐。

  导演要想“走出去”,必须知道国际市场喜欢什么以及自己能做到什么。应该敞开怀抱,利用全球的人才、技术和市场。

  现在,中影(上海)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员工招聘和产品销售都实现了全球化,《急先锋》销售到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美国知名媒体娱乐集团也购买《急先锋》的IP拍美剧。

  未来,我们希望为中国电影产业培养更多国际化人才,也希望外国朋友有好的合作项目和题材跟我们一起合作。

  中新社记者:作为2023中国—东盟电影共创大使,您对中国—东盟深化电影交流合作有何建议?

  唐季礼:我建议设立中国—东盟文化影视投资基金,帮助有创意的电影人完成剧本、找到主创人员。在版权交易等方面建立合作机制,激发大家的创作激情。

  专家简介:

  唐季礼,知名影视制作人、导演、编剧、2023中国—东盟电影共创大使。1979年,唐季礼以武行身份进入演艺圈,随后拍摄处女作《魔域飞龙》引起关注。曾执导动作电影《红番区》,成为第一部进入好莱坞2000多个影院上映的华语电影,打破美国最卖座华语片的纪录。1998年,执导《过江龙》,在美剧市场获收视冠军。

  【解说词】抚州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以“临川四梦”为代表作的明代著名剧作家汤显祖是这座城市标志性的文化名人,抚州人形容自己的家乡是“一座有梦有戏的城市”。然而,肖毅主政抚州期间,做的却是自己虚幻的政绩梦,也因此才上演了支持“挖矿”企业的荒唐戏。而这样的戏,还不止这一出。

  近年来,天津市滨海新区举全区之力支持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发展,支持科技园优先打造M0新型产业用地,科技园从五个统一(统一规划建设、统一产业布局、统一招商引智、统一运营管理、统一工作机制)向五个一流(一流的创新生态、一流的体制机制、一流的优质配套要素、一流的政策环境、一流的主题园区)大踏步迈进,各项经济指标快速增长,园区实现高质量发展,部分企业已由早期孵化阶段迈向高速成长阶段。为满足企业对产业承接载体的新需求,强化本土科技型领军企业的深度培育,科技园转变发展模式,将核心位置商业用地调整为新型产业用地,持续优化产业资源配置模式,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器作用,为科技园持续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桂林市纪委监委成立“保护好漓江,保护好桂林山水”专项监督工作专班,聚焦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薄弱环节,对有关问题优先查办、快查快结。

  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政协北京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委员的决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政协北京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成员人选的建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政协北京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秘书长人选的建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案审查委员会委员建议名单》《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作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人选名单》。

  <strong>参考消息网1月8日报道</strong> 法国《世界报》网站1月5日刊登题为《作为战后自由贸易教父的美国现在是保护主义复兴的典型》的文章,作者是阿兰·弗拉雄。文章摘编如下:

  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坚守自我革命根本政治方向,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原则,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政治监督,确保全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张佳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