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如何引领河南海外出圈?四条“丝路”链接世界

来源: 气象小秘书
2024-06-30 12:26:59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加快推进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建设,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作为首要战略,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13家,国家级创新平台172家,2023年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20.3%。在刚刚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河南有15项成果获2023年度国家科技奖励,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河南发展的第一动力,正在引领河南发展动能之变、结构之变、质量之变。

  我们连线正在河南郑州采访的总台记者王晨,看看创新如何引领河南制造海外出彩。

  持续打造高水平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借助创新的优势,河南制造通过共建“一带一路”走向海外,而开放是新时代河南一张亮丽“名片”。河南地处中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四通八达,如何让独特的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大力发展空中、陆上、海上、网上四条“丝绸之路”,尤其是在航空物流、跨境贸易上推出了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措施,中原大地正在成为更具竞争力的内陆开放高地。

  总台记者 王晨:上午10点的郑州机场,一架从卢森堡飞来的货机刚刚落地,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忙碌地卸货,像这样的货机今天预计有60架次,而每天有近1000吨的货物从郑州飞往世界各地。

  走进郑州机场北货运站,这里有着全国首个自动引导搬运车智能应用工程项目,40台无人叉车按照后台指令,把货物分别送往1284个标准储位,即便是1吨重的货物搬起来也轻轻松松。

  总台记者 王晨:在这个7万平方米的货站还隐藏着一个智慧大脑,它能自动计算库区剩余容积,对每个角落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预警

  除了让货运站实现“耳聪目明”,智慧大脑还令货物出口的效率更高、速度更快。2020年5月,新郑国际机场成为全国唯一航空电子货运试点机场。

  这个航空电子货运平台实现了航空运单、安检申报等一系列航空货运单据的电子化,目前形成以机场为中心,串联报关企业、货代、海关、等航空物流生产上下游企业的数据链。拿出口货物安检申报来说,以前一份申报单就需要十几道手续,现在只需要在统一的平台申报,无需再跑来跑去,最大限度地消除了行业长期存在的重复填报、多头申报等痛点问题。

  这项大胆的改革,使得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目前航空电子货运平台的入驻企业已超过260家,每年节省纸质单证150万份,提升数据传输时效20%以上。2023年,郑州机场航空电子货运项目入选国家自贸试验区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面向全国复制推广。

  总台记者 王晨:今年5月,卢森堡货航每周在郑州新增开3班电商包机,在郑州的航班将由每周14班增至18班。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郑州机场累计开通全货运航线40多条,目前已形成横跨欧美亚三大经济区,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航空货运网络。

  上个月郑州机场和马来西亚吉隆坡机场互设货站,除了欧盟,还辐射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东盟国家。

  总台记者 王晨:河南全力打造空陆网海四条丝路,发挥“米”字形高铁的优势,产自郑州的汽车配件和服装等2000多吨的货物将从这里搭乘中欧班列前往欧洲。

  总台记者 王晨:中国的商品走出去,海外的商品运进来,在中大门的国际购物公园,进口商品琳琅满目、数不胜数。河南保税集团首创的保税备货模式,这一改革措施给百姓生活带来的便捷,真正实现在家门口买全球。

  2013年5月,河南保税集团经过100多次论证修改,首创保税备货模式,破解跨境电商的关务申报、税收征管、质量监督、物流服务等难题,因此跻身全国第一批跨境E贸易试点。截至2023年4 月,河南保税物流园区E贸易交易额累计突破1000亿。

  而纵观广州制造业,尚缺少一个万亿产业集群。相比之下,GDP前十城市基本已拥有第一个突破万亿的产业集群。广州前后,深圳、重庆均为制造业大市。作为万亿“后备军”的汽车产业,能否成为广州制造业“全盘皆活”的“棋眼”?

  <strong>五是完善电力交易机制和市场价格形成机制。</strong>加快推进适应能源结构转型的电力市场建设,建立适应新能源特性的市场交易机制和合约调整机制。持续完善绿色电力交易机制,常态化开展绿电、绿证交易,充分发挥电力市场对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支撑作用。分阶段推动跨省跨区输电价格由单一制电量电价逐步向容量电价和电量电价的两部制电价过渡,降低跨省跨区交易的价格壁垒。完善峰谷分时电价政策,适度拉大峰谷价差,通过价格信号引导储能、虚拟电厂等新兴主体发挥调节性作用。

  2022年,广东汽车产量预计超过41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20%,居全国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预计接近130万台,同比增长140%,占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近两成。

  在1992年春晚上,赵丽蓉和巩汉林搭档演出了《妈妈的今天》。其中,赵丽蓉贡献了精彩的“探戈”表演——“探戈儿就是蹚啊蹚着走,三步一蹿,两啊两回头,五步一下腰,六步一招手,然后你再蹚啊蹚着走。”

  饺子这样的食品不会是一夜间就产生的,肯定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发展出来的。食品的起源也好、改良也好,有的是有意识去做的,有的则是偶然的结果。

  顺便提一下,现代的据称始于日本的乌冬面和一般的面条的不同之处是,擀乌冬面放盐,而擀一般的面条放碱水,都是为了增加面的韧性,但碱水的效果比盐好。中国的面条传到日本时,可能因为引进年代不同,有放碱水和放盐两种做法。放盐的做法很早就引进了,而放碱水的做法是到近代才引进的。日本把这两种做法都保留了下来,而放盐的制面方法在中国已经很少见了,以至于现在很多人以为乌冬面是日本特产,其实只是女儿回娘家而已。

邱健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