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城:“城市文化客厅”浸润人心

来源: 南风窗
2024-07-02 17:38:48

  中新网太原7月1日电 (杨杰英 尚紫娟)山西省晋城市文化馆,免费公益培训,课课满员,节节火爆,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特别是年轻人走进文化馆……近年来,晋城市文化馆通过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加强新型文化空间建设等一系列有益探索,文化滋养创新实践的路径日渐清晰。

  “一幅书画作品,通常右下角会有作者的名字、创作的时间。”在晋城市文化馆举办的书画新空间第2期《感受书法艺术内涵,提升人文气质修养》上,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杨颉为大家讲解了何谓“款识”“钤印”,30名学员和老师一起共享书画之乐,体验文化滋养。

  晋城市文化馆举办的音乐新空间,学员们跟着老师的节拍,沉浸式享受着音乐,享受着完全属于自己的120分钟……在这个特殊的环境里,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感受。

  今年5月,晋城市文化馆正式推出两个文化滋养新空间——音乐新空间和书画新空间。两个新空间每月各开展一次活动,每期2个小时,市民可通过“晋城市文化馆”微信公众号进行线上预约,不设门槛。

  文化滋养新空间,是晋城市文化馆2024年重点打造的公共文化空间,意在打破文化馆边界,将文化元素提取出来,嵌入公共空间,让文化以生动可感的面貌走进公众视野。

  早在2023年7月2日,晋城市文化馆就在大阳古镇组织了一场“文化滋养创新实践”中部地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主题交流活动。活动邀请了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中部地区示范区城市代表共同探讨丰富文化滋养的创新实践和创新路径。

  在这个专题交流会上,晋城市介绍了以文化滋养推动文旅康养,以乡村特色文化传承创新为发力点,全面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打造文旅融合格局的新做法。

  同年9月4日,晋城市文化馆在中国文化馆年会上承办了“文化滋养创新实践”专题研讨活动。立足公共文化服务,以文化滋养开题,围绕全民阅读推广、全民艺术普及、传统文化传承、特殊群体服务等,对理论体系构建及创新实践新路径的探索开展深入研讨,晋城市文化馆馆长门珊珊作专题交流发言。在此次年会上,晋城市文化馆荣获“专题研讨活动组织奖”。

  这一系列有益探索,让晋城市文化滋养创新实践的路径日渐清晰。

  除了打造专属的文化空间,在日常工作中,晋城市文化馆还注重常态化、不间断的文化滋养活动,提供的文化产品也比以前更多、更充实。各种文化活动常态化、系列化、多样化开展,保持文化持久的感召力、影响力和吸引力,推动文化馆走进社会文化生活。

  此外,晋城市文化馆还把文化滋养渗透到具体工作实践中,为公众提供丰富的内容和立体全面的服务。特别是去年以来,每周几乎都有文化活动,让人目不暇接。比如以茶文化、书法或者钢琴、古筝为主线的一些小型室内音乐活动,还有一些主题展览、公益讲座等。今年晋城市文化馆新开办了“星光夜校”,整个开放课程体系扩充至16个艺术门类、44个班级,深受群众欢迎。

  门珊珊表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文化消费需求的提升,晋城市文化馆将与时俱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专业、更有品位的文化服务。(完)

  [#起底玉蕾橄榄菜公司#]#橄榄菜#据媒体报道,记者调查发现,汕头市玉蕾食品实业有限公司的玉蕾橄榄菜原材料和污水垃圾混合堆放,阵阵恶臭,苍蝇盘旋。附近居民表示:“橄榄菜不怎么能吃。”#汕头市监局连夜查封多家腌制菜生产商#

  2016年、2018年、2022年,中方与沙特、伊朗之间多次展开高层互访,传递和平与合作的讯息。中方通过大量外交斡旋,为沙伊两国和解按下“加速键”。

  GDP增长5%以上是杭州市2023年的预期目标之一,而在2022年,杭州市GDP增速为1.5%。浙江工商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倪树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一增长率在浙江省内11个城市中排名末位。过去十年,杭州市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和部分高新产业快速发展,但受疫情和平台经济发展环境变化等双重因素影响,杭州市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受到影响。

  周忠和认为,青少年对地球和空间的认知乃至世界观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地理课,但伴随地球科学其他分支的发展,现行中学地理课程,难以容纳其他分支学科的内容。

  十多年前,李伟光刚入职余杭区政府工作时,负责未来科技城的招商工作。当时,未来科技城还属于杭州近郊板块,位于余杭区较为偏僻的地带。一开始,招商工作并不容易。直到2013年,位于未来科技城的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建成。此后,李伟光的电话不断,每天都有希望入驻的商家前来咨询。

  在日内瓦参会期间,王江发现,发达国家依然在会场上利用所谓的人权话题攻击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所谓“中国人权状况”边会是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框架下举办的,分裂分子在会上的言行有损联合国权威,而我们必须对反华分裂势力试图将一些国际机构和会议当成其传播谣言的平台保持警惕。朱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近年来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中方组织以及参加国际会议的频度有所减少,这给了一些反华组织造谣、传谣的机会。此次中方学者当场提出质疑显然让主办方“不太习惯”。

詹婉心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