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警25年“110”从未下线 老民警“急人所急”守护平安

来源: 人民网
2024-06-27 18:52:52

  中新网绍兴3月22日电(项菁 周杨洁)“要对老百姓遇到的事情感同身受,急人所急、帮人所难。”3月22日,在浙江绍兴上虞举行的“警此一生·警耀相承”姚阳潮同志荣退休仪式暨从警故事分享会上,60岁民警姚阳潮接过退休纪念章,并寄语年轻民警。

  姚阳潮是绍兴市公安局上虞区公安分局百官派出所一名民警。1999年从部队转业加入公安队伍后,他又一直坚守在110接处警岗位。扎根基层的这些年 ,姚阳潮不仅创造了“零投诉”成绩,还先后获得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等荣誉称号。

  110接处警是最苦、最累、最烦、最险的公安岗位之一。一只对讲机、一本记录册、一身警服,就是姚阳潮的“标配”。在他看来,“那些不起眼的小事,都是民众心里念念不忘的大事。”

  姚阳潮所在的百官派出所是绍兴全市最大的基层所,平均每天要处置警情60多起。姚阳潮分享道,日常接警过程中,处理最多的是民众之间的矛盾,甚至经常担任调解员,“调解纠纷,最重要的是公平,而且要等他们冷静下来,再跟他们说道理”。

  除了帮助民众解决鸡毛蒜皮的“小事”,姚阳潮也时常赴汤蹈火,处理事关民众和社会安危的“大事”。

  时间拨回2020年5月底的一个凌晨,姚阳潮和同事刚处理完一个警情,又接到110指挥中心指令,称某座桥下有一名女子落水,姚阳潮立即带队赶到现场。河中女子身子已经下沉,情况危急,姚阳潮见状毫不犹豫跳入水中。经过合力救援,最终救起了这名女子。

  这样的例子并非个案。赴汤蹈火救民、急人所难寻亲、情真意切解忧、机智勇敢擒犯……这些年来,姚阳潮总是将老百姓的难事当作自己的心事,处置各类警情4万余起。

  姚阳潮是绍兴市接处警岗位上时间最长的民警,和他搭档的一般都是年轻人。看着这群年轻人从初出茅庐到独当一面,姚阳潮心里十分欣慰。

  “这些年轻人都很优秀。我总跟他们说,遇到任何难题都不要气馁,一定要用真心去赢得老百姓的认可。脚踏实地,就一定会有所收获。”姚阳潮还说,“你在心里将老百姓的事情看得很重,老百姓就会在心里服你、敬你。”

  这些年,姚阳潮还归纳总结了“365工作法”,希望帮助年轻民警开展矛盾化解工作,“年轻民警处置普通警情没问题,但遇到老百姓的疑难矛盾时,我希望能用自己的经验帮助他们少碰壁”。

  脱下“藏蓝”,却难卸心中的热爱;离开岗位,却难舍这片奋斗过的土地。“110接处警的工作平凡又辛苦,但我很满足、很快乐。今后无论身在何处,我都将不忘初心。”姚阳潮如是说。(完)

  “剧本杀”作为当下走红的沉浸式文娱活动,因其带给人独特的故事演绎与互动交流深受年轻人喜爱。近年来,北京、成都、武汉、洛阳等地都相继推出与景区、农场、小镇实际场景相结合的沉浸式剧本杀项目。

  油锅热浪,香味扑鼻;街头巷尾,人头攒动。水塔街是武汉的老牌美食地,12月以来的疫情冲击之下,街上多半的商户闭门,而在这个普通的工作日晚上,水塔街再度热闹起来。卖烤鸡腿的徐哥从早上忙到现在,门口的队是越排越长。

  就现代社会而言,“家哲学”应成为医治现代性疾病的良药。现代世界中,人在政治、法律、经济、社会等意义上都是独立的个体,这当然具有进步意义,肯定了个体的尊严与价值。而在传统社会,个体很难独立生存,需倚靠更大的共同体。在古希腊,人是城邦的动物;在天主教,人倚靠于教会;在印度,人是村社的动物;在中国,人是家庭的动物。只有在现代社会,个体才可能独立存在。物质文化的极大丰富,使人对整体的依赖度降低。

  <strong>准备迎接“老朋友”</strong>

  农稳天下安。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三农”工作意义重大。迈上新征程,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如何进一步抓好粮食生产?怎样挖掘“三农”潜力,助力稳增长扩内需?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新华社记者采访了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

  大陆书法家翟鑫向<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介绍了他的作品《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表示希望两岸同胞在新征程上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曾6次前往台湾进行交流,结识了诸多岛内友人,也非常喜欢当地优美的风景和清爽的高山茶,期待再次赴台参展。

邱建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