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文化说|孙晓云:以书法为媒,传承运河千年文脉

来源: 黑龙江东北网
2024-06-29 20:04:22

  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十年来,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等重大部署深入实施,大运河展现出勃勃生机。

  6月22日,由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江苏省委网信委联合主办的“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江苏扬州启动。活动邀请文博、历史、水利、戏曲、文学等领域的中外嘉宾,讲述他们与运河之间的故事,展现大运河源远流长的历史变迁与新时代运河的崭新风貌,揭示大运河所蕴含的中华文明精神密码。

  千年大运河,既是润泽百姓的水脉,更是传承历史的文脉。在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看来,大运河带来的便利交通,也是书法等文化艺术充分交流发展的重要条件。散落于运河沿线的诸多碑刻、墨迹、墓志、楹联、匾额等文化遗产以 “汉文字的魅力”贯穿起来,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运河书法长廊”。“这些书法遗迹记录了历史的变迁、人民的生活,展现了3000年中国书法的魅力。”孙晓云说,如果说大运河这条黄金水道是流淌在中国大地上的历史文化遗迹,围绕运河创作的书法作品则记录了大运河文化带源远流长的历史文脉,抒写了流淌在中国人心灵家园回味不尽的文化情怀。

  在上述计划中包括三“重”战略,即建设10个文旅产业孵化中心,“重构产业生态”;通过千名当地向导打造千种目的地“重逢”体验,“重塑品牌价值”;通过千亿流量四季营销,促进万亿旅游消费“重振消费信心”。

<strong>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肯尼亚共和国引渡条约》的决定</strong>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我们才能不断赢得新的荣光。

  南沙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谢伟指出,该基地作为南沙区引入的首个的澳门青创基地,希望其充分发挥粤澳两地资源优势,推动更多港澳青年在南沙这片创新创业热土上共享机遇和发展。南沙也将以此为契机,全力支持打造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新平台、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新空间。

  <strong>焦点访谈丨奋斗创造奇迹 力量源于团结</strong>

  苏浩指出,乌克兰危机对欧洲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也引发了全球能源危机、导致粮食供应短缺。2023年乌克兰是否能实现和平,还不太确定。危机对世界经济的消极影响将继续存在,给全球经济结构带来很大不确定性。

张玉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